第45章 有教无类 (第3/3页)
准的教材。
启蒙两年后,就开始学习五经。
“你不知道吗?这里是墨家的地方,我们可是墨家的弟子,五经乃儒家教材。”薛桓说着,非常自豪地拍了拍胸脯。
不学五经?其实,如果把五经仔细研读的话,并不完全是儒家思想。
毕竟五经都是在先秦以前成书,那时候正是百家争鸣的时候,儒家并非正统,故而作品也并不是一家之言。
但如今五经成了儒家教材,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儒们不断地对这些经典著作进行修改。
雕琢成了如今的模样,成了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
但墨家传下来的作品则完全不同,故而这里,只讲墨家的知识。
王卓君对今日最后一节课,越发好奇。
本来已经听了一个半时辰的课,从早上辰时到现在巳时,而且中间休息也只有一炷香的时间,约莫一刻钟。
她才五岁,正是好动的年级,尤其是看到同桌还提前下学了,她想下学的心蠢蠢欲动。
不过还是耐心坐着等下一个老师过来。
薛桓刚走没多久,王卓君身边就又来了一个人坐下,他看上去有十七八岁,皮肤黝黑,手指粗糙,一看就是匠人。
王卓君正想搭话,老师就进来了。
这位老师比这前三位看起来年轻很多,而且从进来后,没有坐在讲台旁的圆椅上,而是站着在黑板上写下一些材料和一些数据,并进行提问。
王卓君坐在中间,她看得出来,这种场景,比起课堂,更像是一个会议。
在这个老师引导下,能够让匠人更清晰的描述出准确的数据和实验时的具体情况,这样更方便记录。
而且前排正好坐着一个少年快速地记录着下面回答的工匠说出的内容。
王卓君听着听着就发现这个实验正是昨天自己提出的那个灌钢法的实验结果。
而且,听起来,实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新打出来的铁较之前的铁韧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