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非常的具有神韵 (第2/3页)
向虾头的位置,“你们看,虾头要用浓墨,而且是接近焦渴的浓墨,这样才能画出虾脑的厚重感和虾壳的坚硬质感。”
他的手指缓缓滑向虾身,“而躯干,则要用饱含水分的淡墨,一笔带过,形成这种晶莹剔透、仿佛能看穿虾壳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透润’。”
最后,他的手指停在虾尾。
“尾部,要用枯墨,笔锋散开,快速扫过,形成‘飞白’。这样,虾尾才有那种在水中摆动时,轻盈而有力的动态感。”
“从虾头的浓墨焦渴,到躯干的淡墨透润,再到尾部的枯墨飞白,整个过程要自然过渡,一气呵成,不能有丝毫的突兀和断裂。”
直播间的观众,无论是外行还是内行,全都听傻了。
【我听懂了每个字,但我感觉我的手有它自己的想法。】
【原来一只虾里面有这么多名堂?我以前画虾就是一坨黑……】
【细节!全是细节!宇神,我的超人!】
顾溪风喃喃自语:“浓、淡、枯……三种墨色,一笔之中浑然天成……这已经不是技巧了,这是对水墨的绝对掌控……”
“其次,是笔触的技巧,也就是‘法’。”陈宇继续讲解,“画不同的部位,要用不同的笔法,甚至不同的笔。”
“比如,头胸甲,要用中锋,笔杆垂直,以圆润的线条勾勒。而这四节腹部,就要用侧锋,让笔腹接触纸面,一拖一抹,利用墨色的浓淡变化,自然形成虾壳的弧度和层次。”
“最关键的,是眼睛。要用最浓的墨,以笔尖精准一点,这叫‘点睛’。这一点,决定了整只虾的精气神。”
“至于虾须和虾足,则需要用最细的狼毫笔,以迅捷而富有弹性的笔触一挥而就。”
他讲得细致入微,仿佛一位浸淫此道数十年的宗师在为弟子解惑。
那些原本只觉得“牛逼”的观众,此刻才真正理解到,这幅画背后蕴含着何等恐怖的技艺和巧思。
讲解完毕,陈宇没有停歇。
“国画的魅力在于神韵,在于意境。但艺术并非一成不变。”
他话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