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二: 血、汗与大地 (第3/3页)
点水,递给科尔,“这罐里的水,要留给麦子。”
科尔接过水,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只是深深鞠了一躬,然后默默地走回自己的角落。
从那天起,再也没有人敢打拓那罐水的主意,但疏远也随之而来。有人觉得拓太偏执,为了一点不切实际的希望,连同伴的生死都不顾;有人觉得他太危险,为了一片破泥地就能动手打人。拓不在乎这些。他每天的生活只剩下 “种地”—— 早上,用指尖检查土壤湿度,根据云民的提示调整浇水的量;中午,趁着应急灯最亮的时候,趴在地上,观察泥土表面有没有细微的变化;晚上,靠在货箱上,回忆父亲教他的种地技巧,想象着种子发芽的样子。
他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外界的战争,甚至忘记了源流的威胁。他的世界缩小到了这一平方米的 “土地” 里。左臂的伤口反复裂开又愈合,留下了深深的疤痕;腹中的饥饿感越来越强烈,让他时常头晕眼花;喉咙干得像要冒烟,每一次吞咽都带着刺痛。但这些痛苦,都成了他与土地连接的纽带 —— 疼痛越清晰,他就越能感受到自己还活着,越能感受到种子在泥土里的呼吸。
有一次,莉娜的儿子小汤姆醒了,悄悄走到拓身边,蹲在地上,好奇地看着那片 “土地”。“叔叔,麦子什么时候能长出来呀?” 小汤姆的声音软软的,带着孩子特有的天真。
拓低下头,看着小汤姆清澈的眼睛,愣了几秒,然后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快了。只要我们好好照顾它,它就会发芽的。”
“发芽是什么样子的?” 小汤姆追问。
“就是从泥土里钻出来,长出小小的绿芽,像这样。” 拓用手指在空气中比划了一个小小的 “V” 字,“然后慢慢长高,长出叶子,最后结出麦穗。麦穗成熟的时候,是金黄色的,像阳光一样。”
小汤姆的眼睛亮了起来:“那我能每天来看它吗?我想第一个看到它发芽。”
“当然可以。” 拓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进入避难所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那天晚上,拓趴在地上,耳朵贴着泥土,仿佛真的听到了一丝微弱的 “呼吸声”。他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土地是最诚实的。你对它好,它就会给你回报。哪怕只有一粒种子,只要你用心照顾,它也会努力活下去。”
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血渍在泥土上留下深色的印记,饥饿和干渴像影子一样跟着他。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亮,那簇不肯熄灭的火,在这片焦土上燃烧得越来越旺。他像一个朝圣者,用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守护着这粒来自地球的种子,守护着所有人心中那一点点快要熄灭的、关于 “活着” 的希望。
他不知道这粒种子能不能发芽,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等到那一天,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但他知道,只要他还活着,就会继续照顾这片 “土地”,继续等待那抹绿色的出现 —— 因为这是他作为原人,作为农夫的儿子,唯一能做的事,也是他对抗绝望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