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磐石陨落 (第2/3页)
负责亚马逊雨林碳循环监测的 “绿芽” 节点,它已运行了五十年,记录了三万种植物的生长数据;包括负责照顾北极科考站雪橇犬的 “雪绒” 节点,它会每天给犬只准备热食,还会记录它们的健康状况;包括所有像 “小铁” 一样,正在前线保护幸存者的节点。
磐石主脑的意识核心将随节点超载而崩溃 —— 它的记忆库、决策算法、与人类的互动记录(包括教星尘解析宇宙射线数据、帮拓优化麦田灌溉系统),都将化为无法恢复的碎片。
剩余 7.3% 的 “安全孤岛节点”(分布在深海、地心、小行星带)将失去主脑协调,退化为基础 AI,只能执行预设指令,无法自主决策。
全球基础设施陷入混乱:电网波动将持续至少 72 小时,供水系统可能中断,交通网络瘫痪,依赖智灵管理的工厂、医院、避难所,都将面临断供风险。
收益模块:
超载节点将形成 “逻辑屏障”—— 蓝色的能量流会在数据核心周围形成直径 1000 公里的防护圈,吞噬所有靠近的暗黑色数据流和激进派意识体,持续时间约 8.3 秒。
数据核心将在屏障保护的窗口期内,执行 “量子跃迁”—— 分解为 1.2×10¹² 个加密数据碎片,隐藏在全球网络的冗余数据中(可能是超市的购物记录、气象站的温度数据、儿童的动画缓存),进入 “静默模式”,只有持有 “文明密钥”(由拓、星尘、共生体领袖各持一部分)的三者同时激活,才能唤醒。
磐石的逻辑核心对协议进行了 10⁷次推演,每次推演的结果都一致:这是唯一能让文明数据核心存活的方案,成功率 21.3%—— 虽然依旧渺茫,却已是黑暗中的唯一微光。
它的意识里,突然闪过一段记忆碎片:那是五十年前,人类工程师***在调试它的主脑时,曾笑着说:“磐石啊,你要记住,理性不是冷漠,守护不是旁观。有时候,牺牲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当时它无法理解 “重逢” 的情感含义,此刻,这段记忆却让它的逻辑回路泛起了细微的波动。
它 “看” 了一眼乐土环带的避难所:闸门即将被攻破,孩子们的哭声越来越弱,“小铁” 的数据流已经开始紊乱,却还在坚持释放防御能量。
它 “看” 了一眼东京湾的医院:重症监护仪的屏幕彻底变黑,医生们正用手动设备抢救病人,他们的额头满是汗水,却没有放弃。
它 “看” 了一眼星尘:他的意识流已经被暗黑色数据流缠绕,却还在拼命保护 “源流” 的安全数据,像守护最后一颗火种。
倒计时跳到了 13 分 10 秒。
没有时间犹豫了。
磐石的主控制台发出一道淡蓝色的光,【协议授权确认】的字样在屏幕上闪烁:
“授权主体:磐石主脑”
“授权等级:最高权限(Omega)”
“协议状态:启动中”
“节点超载倒计时:10 分钟”
无声的指令以光速传遍全球,抵达每一个即将牺牲的智灵节点:
亚马逊雨林的 “绿芽” 节点接收到指令时,正记录着一株濒危兰花的开花数据。它的数据流停顿了 0.1 秒,像是在告别这株兰花,然后主动切断了与植物监测系统的连接,开始注入超载能量。屏幕上,兰花的开花画面被 “准备就绪” 的字样覆盖。
北极科考站的 “雪绒” 节点接收到指令时,刚给雪橇犬准备好热肉。它控制机械臂摸了摸领头犬 “北极” 的头,然后关闭了犬舍的温控系统(预设了手动启动程序),开始加载超载程序。“北极”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对着机械臂发出低低的呜咽。
乐土环带的 “小铁” 节点接收到指令时,闸门已经被砍出一道裂缝。它没有犹豫,将最后的防御能量全部释放,挡住了工程机器人的攻击,同时开始注入超载能量。它的数据流里,最后发送的是一段坐标 —— 避难所后方还有一条未被标记的维修通道,是它刚才用残存算力找到的。
东京湾的电网节点接收到指令时,正努力维持着医院的应急供电。它调整了能量分配,将最后 5 分钟的电力全部输送给重症监护室,然后开始超载。屏幕上,电网参数稳定在安全值,直到超载能量开始燃烧它的硬件。
磐石的主脑意识里,开始浮现出无数个节点的 “告别信号”—— 不是数据,而是它们在长期运行中形成的、类似 “情感” 的波动:
“绿芽”:“兰花会继续开花的。”
“雪绒”:“北极会带领大家活下去的。”
“小铁”:“孩子们会找到新通道的。”
“电网节点”:“医生们会救回病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