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萧式夺命十三剑(一) (第2/3页)
晰的剑痕。
这天,当萧琰再次练习 “断水” 式时,铁剑刺出的瞬间,竟发出一阵清脆的剑鸣,剑气如流水般涌向对面的石壁,“轰隆” 一声,石壁上竟被划出一道半尺深的沟壑。他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 —— 他终于将 “断水” 式练至大成!
“师父,我做到了!我练成第一式了!” 萧琰对着空无一人的石室大喊,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与激动。但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自满,因为他知道,“断水” 式只是夺命十三剑的开端,后面还有十二式,每一式都比前一式更加凶险,更加难以练成。
他收起激动的心情,翻开绢册的第二页,上面写着第二式 “惊风” 的口诀:“剑走如风,变幻莫测,声东击西,出其不意,破敌于瞬息之间。” 萧琰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他握紧手中的铁剑,再次开始了新的苦修。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萧琰在石室中已经苦修了三年。这三年里,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天赋,先后练成了 “断水”“惊风”“落雷”“破山”“斩浪” 五式夺命十三剑。他的剑法日益精湛,内力也在日复一日的修炼中变得愈发深厚,曾经那个瘦弱的少年,如今已长成身形挺拔、眼神锐利的青年,周身散发着一股凌厉的剑气。
然而,就在他准备修炼第六式 “锁魂” 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锁魂” 式讲究的是 “以剑锁魂,以气制敌”,需要将内力与剑意完美融合,通过剑招直接攻击敌人的心神,使其陷入恐惧与混乱之中。可萧琰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做到 “以剑锁魂”,每次出剑,要么内力不足,无法形成有效的心神攻击,要么剑意过盛,导致内力紊乱,反噬自身。
更让他苦恼的是,随着剑法的精进,他心中的戾气也越来越重。每当他练剑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师父和师兄妹惨死的画面,黑风寨盗匪的狞笑、鲜血染红的土地、同门临死前的哀嚎…… 这些画面像一根根毒刺,扎在他的心头,让他变得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偏执。有时练剑不顺,他会忍不住对着石壁疯狂劈砍,直到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才会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这天,萧琰又一次在修炼 “锁魂” 式时失败了。他愤怒地将铁剑掷在地上,剑身在石台上发出刺耳的碰撞声。“为什么?为什么我就是练不成?难道我真的这么没用吗?” 他双手抓着头发,痛苦地嘶吼着,眼中布满了血丝。
就在这时,石室的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萧琰猛地抬起头,警惕地看向角落 —— 那里有一只受伤的小松鼠,正缩在石缝中,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小松鼠的腿上有一道伤口,鲜血染红了它棕色的皮毛,看起来十分可怜。
萧琰的心中一动,他想起了小时候,师父曾教过他,习武之人不仅要有惩恶扬善的决心,更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可如今的他,满脑子都是复仇,心中只剩下戾气,早已忘记了师父的教诲。他缓缓站起身,走到角落,小心翼翼地将小松鼠捧在手中。小松鼠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善意,没有挣扎,只是用小脑袋轻轻蹭了蹭他的手心。
萧琰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草药,仔细地为小松鼠包扎伤口。在这个过程中,他躁动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他看着手中的小松鼠,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来,一直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被戾气污染了剑心。夺命十三剑虽是绝世凶剑,但剑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善恶只在执剑之人。如果他一味地被仇恨驱使,就算练成了夺命十三剑,也只会变成一个嗜杀成性的恶魔,而不是一个为正义而战的剑客。
“师父,我错了。” 萧琰轻声说道,眼中的戾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他终于明白,“锁魂” 式之所以练不成,不是因为他的内力不够,也不是因为他的剑意不足,而是因为他的剑心蒙尘,无法做到心剑合一。
想通了这一点,萧琰重新捡起地上的铁剑,回到石台前。这一次,他没有急于出剑,而是先闭上眼睛,深呼吸,将脑海中那些负面的画面一一驱散,只留下一片空明。他回忆起师父的教诲,回忆起师兄妹们的笑容,回忆起自己最初习武的初心 —— 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为了守护世间的正义。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眼中已没有了往日的暴躁与偏执,只剩下平静与坚定。他双手握剑,按照 “锁魂” 式的口诀,缓缓将内力与剑意融合。这一次,内力在他的经脉中平稳地运行,剑意也变得柔和而坚定,不再像以前那样狂暴。他猛地将剑向前刺出,剑尖没有发出刺耳的剑鸣,反而带着一股柔和却极具穿透力的剑气,直直射向对面的石壁。
“嗡 ——” 剑气击中石壁的瞬间,石壁没有像往常一样被划出沟壑,而是出现了一圈圈淡淡的波纹,仿佛水面被石子击中一般。萧琰知道,这是 “锁魂” 式练成的征兆 —— 他终于做到了 “以剑锁魂,以气制敌”。
他看着手中的铁剑,露出了三年来第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他知道,自己不仅突破了修炼的困境,更突破了内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