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萧书生进殿解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四十九章萧书生进殿解围 (第1/3页)

    风卷起他的战袍,猎猎作响。远处传来捷报,说雁门关已守住,张巡的母亲也被救了出来。他笑了笑,眼角却滑下一滴泪。

    这场因一纸婚书而起的灾难,终于以惨烈的代价换来了平静。只是那三家的鲜血,早已浸透了大乾的土地,成为史书上一段沉重的记载。

    多年后,有人在雁门关的城砖缝里,发现了一块绣着半只老虎的丝帕。那时风沙早已磨平了上面的血迹,却磨不掉那细密的针脚,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女子,在乱世中最后的坚守。

    而在江南的某座庭院里,两位白发老妪正坐在海棠树下,看着孩子们追逐嬉戏。其中一位指着树上的花苞,轻声说:“你看,今年的海棠,开得比往年都好。”

    另一位笑着点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半个世纪的风霜,也藏着劫后余生的温柔。

    天启三年深秋,紫宸宫的琉璃瓦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檐角的铜铃被北风吹得呜咽作响,像是在诉说着宫廷深处的暗流。李府的管家李忠抱着一件素色锦袍,在宫墙下已经站了整整两个时辰,靴底的寒霜融化成水,又在脚踝处结了层薄冰,可他连跺脚取暖的勇气都没有 —— 怀里的锦袍里裹着的,是足以让李家满门抄斩的三道婚书。

    “李管家,陛下今儿个在勤政殿议事,怕是没空见你。” 守门的禁军统领赵武凑过来,压低声音道,“昨儿个吕尚书在殿上碰了钉子,额头磕出的血印子到现在还没消呢。”

    李忠喉头滚动,从袖中摸出块玉佩塞过去:“赵统领,求您再通禀一声。这婚书若是今儿个递不上去,咱们三家……” 话没说完,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青灰色的烟尘里,一道素色身影翻身下马,正是萧琰。

    “萧公子?” 李忠眼睛一亮,连忙迎上去,“您可算来了!”

    萧琰掸了掸身上的雪沫,目光落在李忠怀里的锦袍上:“婚书带来了?” 他指尖微凉,接过锦袍时触到里面硬物的棱角,眉头不自觉地蹙起 —— 传闻中被篡改的婚书边缘,竟有皇家秘监特有的云纹烙印。

    “三家的嫡女本定下月与镇北王三子成婚,可前日礼部突然验出婚书有误,说咱们用了假印。” 李忠声音发颤,“吕家小姐已经被禁足在府里,张家更是被搜出了与废太子往来的书信,说是…… 说是借联姻谋逆。”

    萧琰掀开锦袍一角,三道暗红色的婚书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的印玺果然比制式小了半分,边缘还有刻意打磨的毛边。他指尖在纸面划过,忽然停在 “永安二十三年” 的落款处:“这日期不对,镇北王三子去年才满十六,永安二十三年时还未满十岁,怎会定下婚约?”

    李忠猛地一拍大腿:“可不是嘛!可礼部侍郎说,婚书是三年前就备好的,只等今年行聘。咱们百口莫辩啊!”

    萧琰将婚书重新裹好,转身走向勤政殿的方向。青石板路上的冰碴子被他踩得咯吱作响,玄色直裰的下摆扫过阶前的枯草,露出腰间悬挂的羊脂玉牌 —— 那是十年前他随先帝南巡时,先帝亲手所赐的 “宸翰” 牌,凭此可直入勤政殿。

    “萧公子,您真要去?” 李忠追上来,“女帝陛下晨起时刚杖毙了两个进言的御史,此刻殿里怕是……”

    “李管家回去吧。” 萧琰回头,眸子里映着宫墙的飞檐,“婚书的事,我见过女帝再说。”

    勤政殿的金砖地被炭火烤得发烫,却驱不散殿内的寒意。女帝萧月瑶斜倚在龙椅上,玄色凤袍上用金线绣的十二章纹在烛火下流转,她指尖把玩着一枚白玉棋子,目光落在阶下跪着的吕尚书身上,语气听不出喜怒:“吕大人说婚书是伪造的,可有证据?”

    吕尚书花白的胡须颤抖着:“陛下,小女与镇北王世子的庚帖还在府中,生辰八字与婚书上所写相差三月,这便是铁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