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西城小子很嚣张(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六章西城小子很嚣张(四) (第3/3页)

  秦昊吓得躲到萧琰身后:“我只是来送信的,不关我的事啊。”

    “现在知道怕了?” 萧琰道,“拿出你的本事,不然今天谁也别想活。”

    秦昊咬了咬牙,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棍,勉强摆出防御的姿势。

    黑衣人手持利刃冲了上来,萧琰拔出长剑,剑光如练,瞬间刺倒两个黑衣人。林婉儿从怀中掏出银针,射中几个黑衣人的穴位。秦昊虽然害怕,但也鼓起勇气,用木棍打倒了一个靠近的黑衣人。

    楼下的打斗声渐渐平息,郑辰跑了上来:“萧大哥,搞定了!”

    无影门门主见势不妙,从窗户跳了出去。萧琰紧追不舍,两人在屋顶上展开激战。门主的轻功极好,萧琰一时难以追上。他看准时机,将手中的长剑掷了出去,长剑刺穿了门主的腿。

    门主惨叫一声,摔在地上。萧琰上前将他制服,带回了客栈。

    定北侯旧部和无影门的人被一网打尽,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一封密信,信中说要在中秋佳节那天,趁皇帝祭天之时发动袭击。

    “好险,差点就让他们得逞了。” 郑辰擦了擦脸上的汗。

    秦昊看着地上的尸体,脸色苍白:“我…… 我真不知道他们要做这种事。”

    萧琰看着他:“念你及时醒悟,这次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但你要记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分清是非黑白。”

    秦昊连连点头:“我知道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中秋佳节,长安城内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皇帝按照惯例,前往南郊祭天。萧琰率领禁军严密布防,不敢有丝毫懈怠。

    祭天仪式进行到一半,突然从人群中冲出一群刺客,手持利刃杀向皇帝。禁军立刻上前抵挡,双方混战在一起。萧琰护着皇帝后退,却发现刺客的招式与无影门如出一辙。

    “还有漏网之鱼!” 萧琰怒吼一声,拔出长剑加入战斗。

    刺客人数众多,而且个个悍不畏死。就在这时,秦昊带着盐帮的人赶来支援:“萧将军,我们来帮你!”

    盐帮的人虽然不是正规军,但个个身手矫健,很快就帮禁军缓解了压力。经过一番激战,刺客终于被全部歼灭。

    皇帝惊魂未定,对萧琰道:“多亏了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臣的本分。” 萧琰道,“只是没想到无影门还有残余势力。”

    秦昊上前道:“陛下,这些刺客中有几个是江南的水匪,我认识他们。他们说有人给了他们重金,让他们在祭天的时候行刺。”

    “是谁这么大胆子?” 皇帝怒道。

    “他们说是一个姓赵的大人。”

    萧琰心中一动,姓赵的大人,难道是国舅的旧部?他立刻派人去查,果然查到国舅的一个心腹谋士赵渊还在逃,而且最近在江南活动频繁。

    “看来必须斩草除根了。” 萧琰道。

    皇帝点头:“你带人去江南,务必将赵渊捉拿归案。”

    萧琰领命,带着郑辰、林婉儿和秦昊前往江南。秦昊对江南地形熟悉,正好做向导。

    江南水乡,风景秀丽,却暗藏杀机。萧琰等人刚到苏州,就被赵渊的人盯上了。夜里,他们住的客栈突然失火,幸好发现及时,才没有受伤。

    “赵渊真是阴魂不散。” 郑辰怒道。

    秦昊道:“赵渊在江南根基很深,很多官员都被他收买了。我们得小心行事。”

    萧琰道:“我们先去盐帮,借助盐帮的势力查探赵渊的下落。”

    盐帮总坛设在太湖边的一座岛上,帮主秦啸天是秦昊的父亲,为人豪爽仗义。听说萧琰的来意后,秦啸天立刻答应帮忙:“赵渊这小子,在江南为非作歹,我早就想收拾他了。”

    在盐帮的帮助下,萧琰很快查到赵渊躲在杭州的一座庄园里。他们连夜赶往杭州,包围了庄园。

    庄园里戒备森严,赵渊带着一群高手负隅顽抗。萧琰等人奋力厮杀,终于冲进了庄园。赵渊见大势已去,服毒自尽。从他的书房里搜出了大量与朝中官员通信的信件,牵扯出不少人。

    “没想到赵渊的手伸得这么长。” 萧琰看着信件,眉头紧锁。

    秦昊道:“这些官员肯定都参与了国舅的叛乱,必须严惩。”

    “我们先回长安,将此事禀报陛下。”

    回到长安,皇帝看到信件,龙颜大怒,下令将所有涉案官员一网打尽。经过这一番整顿,朝堂终于清明,长安也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萧琰因功被封为太宰,位极人臣。苏瑶也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萧承宇。郑辰与林婉儿也喜得千金,两家经常来往,其乐融融。

    秦昊回到江南后,痛改前非,帮助父亲打理盐帮,将盐帮治理得井井有条。

    西城的风依旧吹拂着长安的大街小巷,萧琰的故事也被人们传颂着。他从一个初到长安的西凉世子,成长为一代名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而那些曾经嚣张跋扈的纨绔公子,也在他的影响下,或改过自新,或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长安的繁华,离不开每一个像萧琰这样正直勇敢的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