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章 时代的英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32章 时代的英雄 (第1/3页)

    第32章时代的英雄

    县医院一共就一辆公共轿车,几天前就借给其他单位出任务去了,别的单位也找不到车。

    好不容易托到肉联厂,才终于坐上一辆送二师兄去市里的农用卡车。

    好在才开春,气温没那么高,坐在副驾驶虽然也能闻到二师兄的味道,却不如夏天那么浓烈刺鼻,被高原的风一吹,注意力很快就被风景吸引了。

    随后脑海里就开始幻想次仁西堆的形象,然后盘算该怎么说服这位少数民族英雄接受手术治疗。

    经历过后世的信息爆炸,李易民对少数民族同胞没有滤镜。

    前世接触的多,甚至深爱他们的淳朴,以及他们多姿多彩的民族基因和文化。

    少数民族同胞普通人接触的多,英雄和身居高位的,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

    所以去西源市的路上,李易民还是有些兴奋。

    窗外是壮阔的高原景致。远处雪山连绵,峰顶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闪烁着圣洁的光芒;近处草场虽还未完全返绿,却已透出勃勃生机,偶有牦牛群像黑色的珍珠般散落其间;湛蓝的天空高远得不像话,几缕薄云如同哈达般飘逸。

    然而,李易民的心思却无法完全沉浸在这片天地之美中。他的脑海里反复勾勒着次仁西堆的形象——一个五十多岁的藏族汉子,经历过枪林弹雨,如今执掌一市纪纲的老革命。资料显示他腰部伤病严重,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已到了影响行走和日常工作的地步,甚至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后果。但对方却对手术治疗颇为抗拒。

    “英雄也怕下战场啊……”李易民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苍茫大地,心中暗忖。他完全理解次仁西堆的顾虑。一位正值盛年、手握重权且责任心极强的干部,最担心的恐怕不是手术台上的风险,而是术后可能漫长的恢复期,以及组织上因此可能做出的调整——比如让他退居二线。那对于一位还想继续燃烧、继续奋战的人来说,无异于另一种形式的“死亡”。他试图拖着病体坚持,是一种忠诚,也是一种不甘。

    “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本钱没了,还怎么革命?”李易民低声自语,整理着待会儿要说的话。他不能空谈大道理,必须找到能真正触动次仁西堆内心紧迫感的东西。

    西源县的风气,他这段时间已有切身感受。周大海等人的行径绝非孤例,其背后可能牵扯更广。而这,或许正是说服次仁西堆最有力的切入点。

    卡车颠簸了将近三个小时,终于驶入了西源市区。与西源县的质朴相比,市里显然繁华不少,但也同样带着高原城市特有的粗粝和辽阔感。李易民谢过肉联厂的司机师傅,按照打听好的地址,径直前往市纪委家属院。

    经过门卫严格却有效率的通报后,李易民在一栋略显陈旧但整洁的单元楼里,见到了次仁西堆。

    开门的是次仁西堆本人。他比李易民想象的要高大,即使因腰疾而微微佝偻着,依然能看出昔日的挺拔。脸庞是典型的康巴汉子特征,轮廓分明,肤色黝黑,刻满了风霜和岁月的痕迹,一双眼睛尤其锐利,仿佛能穿透人心,只是此刻眉宇间缠绕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病痛带来的疲惫。他穿着一身半旧的藏青色中山装,扣子一丝不苟地扣到最上面一颗。

    “李易民医生?”次仁西堆的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藏语口音,但语气很平和,“请进,辛苦了,从县里过来路不好走吧。”

    “次仁书记,您好。路还行,能顺利见到您就好。”李易民连忙欠身回应,跟着他走进客厅。

    客厅布置简朴,几乎没什么多余的装饰。一套老式沙发,一个玻璃茶几,墙上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幅毛主席像,旁边是一张有些年月的黑白照片,上面是几个穿着军装、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背景似乎是热带丛林,想必是援越时期留下的记忆。空气中隐隐有一股藏药的味道。

    “坐。”次仁西堆指了指沙发,自己动作有些迟缓地想要坐下。李易民注意到他手下意识地扶了一下后腰,脸上肌肉瞬间绷紧,又迅速放松,显然是在极力忍耐疼痛。

    “书记,您的腰……”李易民没有立刻坐下,而是出于职业本能地问道。

    “老毛病了,不碍事。”次仁西堆摆摆手,终于稳稳地坐进了沙发里,轻轻吁了口气,“县医院的同志在电话里说了,你是专家,专门为我的手术来的。感谢你啊,李医生。不过,这个事情,我看还是再等等。”

    他开门见山,直接堵在了前面。

    李易民在他侧面的单人沙发坐下,态度诚恳:“书记,您的情况,我调阅过病历和最新的检查结果。从医学角度来说,已经不能再‘等’了。神经受压严重,拖延下去,不仅疼痛加剧,更可能导致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