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转机这不就来了吗 (第2/3页)
扛过去。
一直到昨天晚上又开始发烧,这才又送到医院里来的。
还是张乡科查体的时候注意到了反复按压患者肝脏部位,会引起疼痛反应。
但是肝脏区的病变,会引起发烧吗?
这是县医院的医生讨论的主要问题,除了张乡科以外,其他医生都还是在肺部寻找病因。
“病人是做什么的?”
眼见一群医生讨论无果,李易民小声问旁边的护士。
一个年轻女子擦着眼泪回答:“我爹是护林员,在西山自然保护区工作。”
“最近有没有受过伤?或者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
女子摇头:“没听说受伤,吃的东西也都是家常便饭。”
李易民注意到病人的手指有些肿胀,指甲缝里似乎有某种细微的残留物。他下意识地往前凑了凑,想看得更清楚些。
就在这时,病人突然剧烈抽搐起来,监测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血压下降!”
“快,肾上腺素0.5毫克静推!”刘琦立即下令。
医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药液被推注进病人的静脉。几分钟后,病人的情况稍微稳定下来。
“保护区有食堂,但我爹经常自己开小灶。他...”王小花突然迟疑了一下。
“他什么?”李易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犹豫。
“没什么,就是普通饭菜。”王小花眼神闪烁。
李易民没有追问,但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他转向刘琦:“刘院长,我能看看血检报告吗?”
刘琦让人取来化验单。李易民仔细查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略有升高,但不明显。这让他有些困惑,如果是寄生虫感染,通常嗜酸性粒细胞会显著增高。
“超声检查做了吗?”
“做了,肝脏有少量低回声区,但不典型。”张乡科递过超声报告。
李易民看着报告,眉头越皱越紧。症状像是感染,但感染指标不典型;像是寄生虫,但嗜酸细胞不高;肝脏受影响,但又不是典型肝炎表现。
“病人最近有没有接触过动物?特别是蛇类?”李易民突然问道。
王小花明显愣了一下:“您...您怎么知道?我爹半个月前抓过一条蛇,还...”她突然停住,似乎意识到说漏了嘴。
“还吃了蛇肉,是吗?”李易民追问。
王小花低下头,小声说:“我爹说蛇肉大补,那天他和几个同事确实抓了条蛇炖汤喝了。但这和生病有关系吗?其他人都没事啊。”
李易民眼睛一亮:“是不是有人建议不要吃,说那蛇可能不干净?”
“您真是神了!”王小花惊讶地说,“当时保护区新来的小赵是说别吃,说那蛇颜色太艳,可能有问题。但我爹笑他太谨慎...”
李易民转向刘琦和刘乡科:“我怀疑是蛇源性寄生虫感染。某些特殊寄生虫的幼虫可能通过蛇肉进入人体,最终在肝脏定居发育。”
“但嗜酸细胞不高啊?”张乡科提出疑问。
“不是所有寄生虫感染都会导致嗜酸细胞显著升高,特别是当寄生虫位于组织内而非血液中时。”李易民解释道,“而且这种间歇性高热很符合某些寄生虫的生活周期特征。”
刘琦若有所思:“那我们该怎么确诊?县医院的条件...”
“可以做诊断性驱虫治疗。”李易民说,“如果高热在用药后缓解,就能反向证明是寄生虫感染。”
“用什么药?”
李易民想了想:“吡喹酮应该有效,但县医院有这种药吗?”
刘琦摇头:“市里才可能有。我马上联系市医院问问。”
就在刘琦派人去联系市医院时,李易民又多问了一句:“那条蛇长什么样,还记得吗?”
王小花努力回忆:“我爹说是什么...红纹蛇?身上有红色环状花纹,头是三角形的。”
李易民心里一沉。他知道这种蛇,在前世的医学文献中见过相关案例。这种蛇是一种罕见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那种寄生虫的最终宿主是猛禽,但人类误食后,幼虫会在人体内移行,最终在肝脏形成包裹,引起间歇性高热和肝损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