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66章 贺瑾好笑看着瞬间满血复活、开始规划江山的姐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 166章 贺瑾好笑看着瞬间满血复活、开始规划江山的姐姐。 (第3/3页)

 车门打开,下来七八位身穿军装、气度不凡的中年军官,老丁陪在一位肩章最高的首长身边,正低声说着什么。

    这群人没有立刻进屋,反而被一小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吸引了目光。那里不像个军事单位,倒像个农家院角。

    “嗬,老丁,你们二科这‘医疗器械研发部’还兼管副业生产?这土豆秧子长得不错,垄打得挺直。”一位领导笑着打趣道,蹲下身捏了捏土。

    “这黄豆也种得密,看来是行家。”另一位接口道。

    他们的目光又移到墙角搭的简易架子上,上面爬满了豆橛子的藤蔓,绿叶间已经开出了紫色的小花。

    “豆橛子都种上了?这小同志,是真把这当日子过了啊。”为首的那位首长语气里带着一丝惊讶和不易察觉的欣赏。

    老丁脸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又出来了,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所有人都听见:“咳,首长们,这可不是一般的豆橛子。”

    他顿了顿,成功吸引了所有目光后,才慢悠悠地说:“这是咱们王小小学员,专门种了给她大伯、五伯、大堂哥、小叔他们寄去的‘战备蔬菜’。那几位,两位在雪域高原,两位在西北戈壁,两个岛上缺的就是这口绿叶子。这孩子把自己那点津贴和口粮省了又省,就为这点东西。”

    刹那间,现场安静了下来。

    刚才还带着调侃意味的轻松气氛,瞬间变得有些沉重和肃然。

    这些高级将领们太明白在边疆、在高海拔、在艰苦地区驻守是什么滋味了。

    王小小种的哪里是豆橛子?她种的是对远方亲人的牵挂,是戍边军人最难获取的维生素,更是一种“后方惦记着前方”的最朴实无华的情感。

    这片小小的菜地,无声地为他们即将见到的这位年轻技术员,勾勒出了第一幅、也是最打动人的一幅画像:一个技术上有想法、生活上有担当、心里装着战友和家人的孩子。

    这比任何口头汇报都更有力量。

    老丁这番话,看似在介绍菜地,实则是在评审开始前,进行了一次极其高超的“情感预热”和“印象管理”。

    他成功地将军官们的期待,从审视一个冷冰冰的“项目”,转向了去见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自己家孩子”。

    “走吧,”那位首长直起身,语气柔和了许多,“去看看我们这位又会搞发明、又会种菜的‘小专家’。”

    一行人这才朝着那间挂着摇摇晃晃牌子的车间走去。

    王小小站在车间门口,清晨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她今天确实不一样了。

    一身崭新的陆军学员军装,熨烫得笔挺,没有任何褶皱,衬得她身姿格外挺拔。脚上是一双擦得锃亮的军用皮靴,虽然还带着些许稚气,但那股认真和郑重其事的劲儿,扑面而来。

    她显然提前得到了消息,正以最标准的军姿站在那里等候。

    看到一群首长走过来,她立刻“啪”地一个立正,敬了一个干净利落的军礼,声音清脆响亮:

    “首长好!二科学员王小小,正在工作,请指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