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章、静夜长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1章、静夜长思 (第2/3页)

理院也诞生在常熟,虽然他们效率慢得很,几个水匪弄了七八天也没判。

    常熟人的心气很足,他们知道了皇民蒙学计划,非常想让自己比应天府的皇民蒙学更早开学。

    原本被士绅控制的社学通通取消,他们无比配合宣令官统计适龄孩童,安排蒙学选址,有人甚至愿意将自家祠堂拿出来当作蒙学学堂。

    年轻的县令蒋德瑗在常熟发现自己闲得很,根本不需要聘师爷了,常熟的官员配置严重超员,他可以给自己安排两个公费的“师爷”官员。

    蒋德瑗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安置流民,一帮在苏州在南京混生活的无赖子集体回到常熟了,要求分地成为皇民,但地已经分完了,蒋大人拿不出新地。

    这帮家伙只能临时安排修路混饭,但路终究是要完工的,而他们近千人的庞大数量,让蒋大人非常恐慌。

    昭武卫没有全部撤走啊,这帮杀神要是在常熟搞个流血事件,就算哥哥是皇帝近臣,他也要完蛋。

    好在聪明伶俐见多识广的蒋哥哥距离很近,蒋德瑗将自己的困扰写信向哥哥求助后,很快收到回复:请皇家公司和皇勋公司来常熟建工坊,给他们减税,只有税比应天低就行。

    朱慈炅并知道“常熟模式”的详细变化,他只知道弄走士绅后,政策上给了常熟一些照顾,这个水匪爆发地还算安稳。

    常熟对于朱慈炅而言,最让他警惕的是李若琏的激进。在李若琏这个战争贩子之前,还有解学熊的军官官僚化问题,现在,又出现了**会这样的事。

    这三人忠诚有问题吗?都没有。

    **会资历过硬,更是从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大将,但他一言不合就将矿民屠杀得一干二净,不管怎么看也让朱慈炅非常不舒服。

    李若琏和解学熊都是他的第一批武进士,在燕山,武进士无一人有负皇恩,更出现了李化梧这样的忠烈,朱慈炅对他们都是有些特殊感情的。

    天子门生或许说笑,谁真把三岁娃娃当老师,但这帮武进士整体心气确实和大明其他将领不同。

    看看李若琏想做的事吧,他居然想主动配合朱慈炅的政策,认为大不了砍自己脑袋平民愤。规矩什么的,他完全不在乎。

    再看看解学熊的睁眼闭眼论,朱慈炅关他禁闭收拾他后,他曾在朱慈炅面前痛哭检讨。他觉得这是维持新六卫团结和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