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221章 微操大师朱由检 (第1/3页)
当车厢峡大捷的奏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呈送到紫禁城时,朱由检爆发出了他登基以来最畅快的一次大笑。
“好!好一个陈奇瑜!真乃国之栋梁!”
他已经太久没听到过这样的好消息了。
辽东的鞑子虎视眈眈,关内的流寇此起彼伏,连年的天灾让帝国的财政捉襟见肘。
自从登基以来,他可谓是宵衣旰食,夙夜忧叹,鬓角甚至已经早早地染上了霜白。
而陈奇瑜送来的这份捷报,就如同一记曙光,让他看到了平定天下的希望。
“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这次一定要把这帮贼寇一网打尽!”
朱由检兴奋地在御案前来回踱步,可就在这时,一旁的王承恩却递来了一个折子。
“皇爷,这还有一封方谨的奏折,据他说贼兵想招安了。”
朱由检有些诧异地接过奏折,迅速的扫了两眼,眉头紧皱。
他随手将折子递回给王承恩,问道:
“大伴,你说这次贼兵是真降还是假降?”
“贼兵狡诈多端,不可不防啊。”
但王承恩却没有立刻回话,他弯腰接过折子,语气谨慎:
“军国大事,奴婢一个阉人不懂,也不敢乱说话。”
“这些事情,皇爷最好还是和阁老尚书们讨论为好。”
朱由检听罢叹了口气:
“你呀你,什么都好,就是太谨慎了。”
“现在就咱们主仆两,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算了,你去通知阁老和六部大臣,明日召开廷议。”
次日,崇政殿内,重臣云集。
汉白玉的台阶光可鉴人,盘龙金柱庄严肃穆。
然而,殿内的气氛却异常的紧张,主抚和主剿派吵到了天上去。
“启奏陛下!”
首辅周延儒第一个站了出来,他面色涨红,语气慷慨激昂,
“车厢峡之围,乃天赐我大明之良机,中原大半流寇尽在网中。”
“臣以为,当立刻传檄陈奇瑜发动总攻,务必将贼首尽数拿下,押解京师,千刀万剐,以儆效尤!”
他的话音刚落,吏部尚书李长庚也出班附和道:
“首辅所言极是。”
“流寇之患,在于其反复无常,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今将其主力一网打尽,我看干脆尽数斩杀为好!”
“非如此,不足以震慑天下宵小,非如此,不足以告慰战死将士之英灵!”
崇政殿内,除了温体仁和兵部尚书张凤翼没说话之外,像是礼部尚书黄汝良,刑部尚书胡应台等重臣都纷纷站了出来,表示同意。
但崇祯却摇了摇头:
“诸位爱卿,朕倒是有个想法,你们暂且听听看。”
“监军内臣方谨上了封奏折,他说贼兵言辞恳切,想要投降招安,戴罪立功。”
“朕觉得这个提议还不错,数万贼兵,要是尽数斩杀,恐怕有伤天和。”
崇祯话音刚落,大殿内立刻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反对声。
“皇上,万万不可啊!”
“贼兵狡诈多端,全靠陈总督运筹帷幄,前线将士舍生忘死,这才堪堪把贼兵堵在车厢峡中。”
“若是心存侥幸,恐怕多生变数,后患无穷”
殿内大多数官员纷纷点头称是,“剿灭尽歼”之声,不绝于耳。
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军事上的需要,更是政治上的正确。
对反贼的任何仁慈,都是对自己的残忍。
而此时,户部尚书毕自严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这位掌管着帝国钱袋子的老人,声音沙哑,他也不提反对,也不提同意,而是好好的给朱由检算了一笔经济账。
“陛下,请听老臣一言。”
“战端一开,靡费巨大,陈总督大军围困月余,人吃马嚼,耗饷已是不菲。”
“若是此次不能平定匪患,恐怕再拖下去,国库就要空了。”
他缓缓抬起头,扫视着周围的一种大臣,
“诸位阁老、部堂别忘了,在四川还有一伙更棘手的叛军。”
“这帮叛军兵强马壮,战力自不必多说,等日后进剿川北,伤亡且不论,光是军械、火药、抚恤、犒赏,又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国库.国库实在”
毕自严没有再说下去,但所有人都听懂了他的意思,就连朱由检也收起了笑容,面色沉重。
说实话,他的内帑和国库,都早已接近空虚。
前前后后为了剿匪,朱由检给洪承畴拨款,给陈奇瑜拨款,林林总总加起来,已经有将近两百万两银子花出去了。
为了凑齐这笔饷银,两年前兵部尚书梁廷栋还特意请求增派天下田赋。
在旧额增派五百二十万两之外,还要再增一百六十五万两的新饷。
当时,此议一出,满朝哗然。
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就连户部的毕自严都痛心疾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