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水淹银川 (第2/3页)
镇守南熏门,正是李老歪的左营。
“给老子顶住!”
李老歪披着双甲,拎着一把短枪,站在城头上,不停地指挥着麾下士卒,将滚石、擂木、热油往城下扔。
得益于银川城内多年的积累,这些守城物资就跟不要钱似的,疯狂砸在进攻的官军头上。
一时间,官军伤亡惨重。
但这趟来的,都是西北各镇精锐,即便是顶着头上倾泻而下的箭雨,个个也是悍不畏死,扛着盾前赴后继的往城墙上爬。
但好在镇守在此的李老歪和左营将士用命,数次攻上城头的官军,都被硬生生的推了下去
战斗无比激烈,一天的血战下来,贺虎臣折损了近千人,但却还是无法在城头建立临时阵地,最终只能无功而返。
接下来的几天里,城下的各路官军连番上阵,西线的杨嘉谟,中路的曹文诏,轮番对银川的各个城门,发起了接连不断的猛攻。
你来我往的攻城战,打了整整七天,喊杀声,炮火声从未停歇。
银川城的六处城门,都化作了一座座血肉磨盘,不断吞噬着攻守双方将士的性命。
城墙下,官军的尸体堆积如山,足以一丈多高;
城头上,守军的鲜血,顺着墙垛的缝隙,汩汩流下,汇聚成一个个血潭.
最终,江瀚仗着银川城高墙厚,以及缴获来的海量守城物资,艰难地挡下了官军第一波猛攻。
战后双方清点,俱是死伤惨重,官军这边,根据初步估计,不下五千人战死在了银川城下。
而江瀚这边,同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少说也有近一千五百人战死或受重伤。
巡视战场的江瀚,看着尸横累累的战场,心痛无比。
这都是西北各镇的精锐啊,要是尽归自己麾下,他直接就能把大明的半壁江山给平推了。
朝廷多少年不发饷了,何必给那狗皇帝效命?
眼见强攻不成,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洪承畴将各种攻城法子,都试了一遍。
四月,固原总兵杨麟企图挖掘地道,潜入城内。
数千民夫和官军络绎不绝,在夜色的掩护下,从城外数里之处,开始了秘密的掘进工作。
然而,官军的这点伎俩,早就被江瀚识破。
他命人在城墙内侧,摆满了蒙皮陶瓮,再由耳聪士兵监听地下动静,判断地道方位后,反向挖掘地道进行破坏。
官军的地道刚刚挖到城下,便被守军发现了位置。
随着邵勇一声令下,数百桶早已准备好的粪水和毒烟,被顺着挖开的洞口,直接灌了进去。
一时间,地道之内,惨嚎声、咳嗽声,响成一片,却又很快归于死寂。
正在挖掘的数百民夫和官军,就这么活活地,憋死在了自己挖掘的地道之中。
这都是老套路了。
早在弘治年间,瓦剌军队在红山堡附近挖掘地道时,就被当时的守军通过“瓮听”定位后,采用烟熏与灌水战术迫使敌方撤退。
五月,一击不成的洪承畴又动起了策反招安的心思。
他派人制作了数万“免罪牌”,通过投石车抛进了城中,随即派人到城头喊话,只要即刻反正归降,朝廷绝不会追究其责任。
相反,朝廷还会赐予高官厚禄,封妻荫子。
这一招屡试不爽,很快城里就有人动了心思。
一名宁夏左屯卫的队官,在听到了优厚的待遇后,当即便招来了自己的麾下士卒,打算在城内发动叛乱。
这帮人不知道从哪找到的狗洞,竟然趁夜偷偷溜出了银川城,找到了官军大营。
洪承畴大喜过望,当即便与那队官约好了时间,准备三日后子时,举火为号,里应外合,从镇远门破城而入。
然而,这帮人还是低估了江瀚对军队的掌控力。
右屯卫的掌令早就发现了这帮人私下偷偷聚集,行为不轨,立刻上报给了江瀚。
当那队官兴高采烈的从城外回来时,迎接他的是早已等候多时的李立远。
经过一番严刑拷打,队官把和洪承畴定好的计划,一五一十地都交代了出来。
三日后,子时。
江瀚将计就计,故意在镇远门举火,引诱官军前来。
洪承畴听见炮响,大喜过望,立刻命左光先等人带兵,摸到镇远门外,准备一举破城。
可等待他们的,不是洞开的城门,而是从天而降的滚石、擂木和烧得滚烫的火油。
官军猝不及防之下,再次死伤惨重,狼狈而逃。
……
旷日持久的围城战,已经进入了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