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2章 麻木的关中百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2章 麻木的关中百姓 (第3/3页)

地方衙门,就连洪承畴,也不敢轻易招惹。

    于是,供养大军的担子,自然也就落在了那帮挣扎在温饱线的平民百姓头上了。

    一时间,关中各州府的税吏差役,如同疯狗一般,倾巢而出。

    他们闯入百姓家中,翻箱倒柜,将百姓们手里仅剩的,用来过冬活命的口粮,都给搜刮得干干净净。

    还美其名曰:“倾尽所有,以报君恩。”

    于是,被逼上绝路的关中农民们,也反了。

    一时间声势浩大,整个关中为之震动。

    洪承畴得到消息后,不惊反喜,正好,他正愁没有借口将主力大军开进关中腹地呢。

    以曹文诏,贺人龙等人为首的屠夫毫不手软,把整个关中地界都犁了一遍,杀的是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这些人在平叛之余,仍旧不忘初心,又顺手在各地搜刮了大量钱粮,以充军需。

    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被血腥地镇压了下去。

    活下来的人,只能苟延残喘。

    他们的精神和灵魂,早就已经在这无休无止的苦难与绝望中,被彻底碾成了齑粉。

    剩下的,不过是一具具尚在呼吸的行尸走肉罢了。

    可随着江瀚接连攻破华阴周边的数个州县,缴获了不少地主的钱粮后,事情却又出现了转机。

    跟在他军队后面的饥民百姓越来越多,粗略估算后,竟不下数千之众。

    其中不少人还是听到消息,大老远专程拖家带口赶来的。

    这帮人不顾严寒,紧紧跟在大军屁股后头。

    他们除了希望能捡一些残羹冷炙果腹外,心里还抱着一丝微弱的幻想。

    他们希望能加入江瀚手下的部队,为那些死在官府催科和官军屠刀下的亲族同乡们,报仇雪恨!

    然而,对于这帮想要投军造反的饥民百姓们,江瀚的军中,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大帅!”

    中军帅帐之中,几个带兵的把总正激烈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我觉得这帮人跟在屁股后面,是个不小隐患;不如趁早将他们赶走,以绝后患。”

    说着,他环视一圈,声音又更大了几分:

    “大帅您看,这群人里头,不少人都是些老弱病残,严重拖慢了咱们的行军速度!”

    “官军随时可能大举围剿而来,带着这么些累赘,咱们到时候想跑都跑不掉。”

    “依我看,当断则断,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我等提着脑袋造反,可不是开善堂的!”

    说话的是李老歪,他的意见很直接,也很现实。

    这群饥民未经训练,收编入伍后,只会稀释安塞营的战力。

    要是放任不管,那就会导致大军出现危险,容易被官军裹挟着饥民冲阵。

    江瀚沉默不语,手指轻轻敲击着刀柄,他内心深处,其实是倾向于李老歪的意见的。

    他此行重返陕西,目的是去甘肃、宁夏等边镇招募那些边军,而不是收拢一群嗷嗷待哺的饥民。

    可惜张天琳、刘国能那帮首领不在,否则,把这批饥民塞给他们,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李自成外,其他的首领都没跟来陕西,而是一路掉头南下,往湖广方向去了。

    就在此时,一直侍立在旁的书办赵胜,却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

    “大帅,我觉着吧,这帮人或许还另有可用之处。”

    他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不紧不慢地解释道:

    “这帮饥民虽然看似战力羸弱,但他们对官府的憎恨,却是实打实的,这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力量。”

    “依属下看,咱们不妨打开县城的武库,将缴获的武器都发下去,让他们也跟着起兵造反。”

    “到时候,不仅能自谋生路,又能为我等,吸引官军的注意力和兵力。”

    说到这里,赵胜的声音压得更低,透出一股寒意,

    “又或者.给他们一口饱饭,让这群人去冲锋陷阵,爬城填线!”

    先发一章,明天还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