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142集悟道崖悟灵韵理,灵气源探蚩尤踪 (第1/3页)
悟道崖上的风带着松针的清苦,墨玄刚收了化神期的灵力波动,指尖还残留着金丹碎裂又重聚的温热感。他低头看着掌心——化神后,人形状态下的指尖不再有猫爪的尖锐,却多了几分与灵气共鸣的敏锐,轻轻一抬,就能引动周围几缕灵气流绕着指尖打转,像极了现代实验室里悬浮的磁粉。
“化神期果然不一样。”墨玄轻声自语,转头看向身旁的引魂灯。灯芯的蓝光比之前亮了数倍,里面那几缕修士魂息不再是轻轻浮动,而是凝成了更清晰的人形轮廓,甚至能看到他们对着墨玄微微拱手——想来是刚才突破时逸散的功德灵气,又帮他们稳固了魂体。“辛苦你们了。”墨玄用神识安抚,魂息们齐齐点头,重新化作蓝光融进灯芯。
崖边的古松上,挂着的灵灯还在随风摇曳,灯光落在石面上的石刻上,照亮了一行行古老的字迹。墨玄走过去,蹲下身仔细看——最上面的一行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面却不是寻常的注解,而是画着几幅简笔画:第一幅是山顶的泉眼,灵气从泉眼涌出,分成两道,一道入地,一道上天;第二幅是入地的灵气滋养了草木,上天的灵气凝成了云朵;第三幅是草木枯萎成泥,云朵落下雨水,又流回泉眼。
“这是…灵气循环的道理?”墨玄心里一动,指尖轻轻拂过石刻。刚碰到石头,就有一股微弱的道韵顺着指尖钻进眉心,与他怀里的昆仑道韵残篇产生了共鸣——残篇里记载的“道法自然”,突然有了更具体的画面:不是空泛的“无为”,而是像这石刻里的灵气一样,顺着自身的脉络流动,既不强行阻断,也不刻意引导,却能滋养万物,生生不息。
他索性坐在石刻旁,翻开道韵残篇。之前看时还觉得晦涩的“灵韵相生”章,此刻再读,竟像是有了注解:“灵者,非独天地之气,亦含万物之魂;韵者,非独声律之调,亦含运行之理。”墨玄抬头看向崖下的云海——之前只觉得云海壮阔,此刻却能清晰看到灵气在云海中流动的轨迹:从昆仑深处涌上来,在云海中凝成水珠,落下后又顺着山体的脉络流回深处,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原来昆仑的灵气这么浓郁,不只是因为‘源足’,更因为‘循环得宜’。”墨玄恍然大悟。他想起在神农部落时,曾教族人挖水渠引水,当时只想着“顺势”,却没悟到“循环”的道理——后来有个小部落照搬水渠,却忘了挖排水道,结果淹了半亩田。现在想来,那便是只学了“形”,没学到“理”。
正琢磨着,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墨玄回头,见是之前引他来的青鸾,此刻它翅膀上的金边比之前亮了些,眼神里带着几分郑重:“墨玄道友,方才感应到你突破化神,崖下的灵灯都亮了——这是昆仑千年难遇的景象,想来道友与我昆仑道韵确有缘分。”
“多亏了圣人的道韵残篇和这悟道崖的石刻。”墨玄站起身,拱手道谢,“对了,青鸾道友,不知昆仑的灵气之源在何处?昨日圣人说蚩尤觊觎此地灵气,我想先去探探,也好有个防备。”
青鸾闻言,翅膀微微一沉:“灵气之源在昆仑腹地的‘灵泉谷’,由三位守泉长老看管,寻常人不得靠近。不过道友既得圣人青睐,又刚突破化神,或许长老们会愿意见你。只是…近日灵泉谷的灵气波动有些异常,长老们正为此事烦心,道友去了可得小心。”
墨玄点头:“多谢提醒,我会谨慎行事。”
跟着青鸾往灵泉谷走,沿途的灵气越来越浓,甚至能看到空气中漂浮的细小灵晶,落在地上就化作湿润的灵气珠。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一片浓雾,雾气泛着淡淡的青色,灵气浓度比悟道崖高了数倍,吸入一口,都能感觉到丹田的化神元神轻轻震动,像是在贪婪地吸收。
“前面就是灵泉谷的结界了。”青鸾停在雾前,对着浓雾鸣叫了一声。清脆的鸟鸣声穿透雾气,没过多久,雾中走出三个穿着灰色道袍的老者,个个须发皆白,眼神却锐利如鹰,身上的灵力波动虽不如西王母,却也稳稳压在化神后期,比刚突破的墨玄浑厚不少。
“这位就是墨玄道友?”中间的老者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目光落在墨玄身上,“听闻你带功德入昆仑,还悟透了‘有为无为’的道理,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
“晚辈墨玄,见过三位长老。”墨玄拱手行礼,“今日前来,一是想见识灵泉之奇,二是想帮长老们看看灵泉的异常——昨日圣人提及蚩尤觊觎此地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