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够得着、不越界! (第2/3页)
在生活保障方面,还配备了食堂、宿舍、医院、停尸间、水井、食品仓库等,甚至有牙医诊所,满足士兵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物资和能源方面,马扣山堡垒内储存了可供3个月使用的弹药、粮食及燃油,依赖地下发电站供电,通风系统可过滤毒气,确保空气质量。
马扣山堡垒的每公里正面都会构筑15个永备工事,都是用钢筋混凝构筑的工事,工事的顶盖和墙壁厚度达3.5米,装甲塔堡装甲厚度达300毫米,可抵御420毫米臼炮的直接命中。
地面上也修建了大量工事,包括装甲或钢筋混凝土的机枪工事、火炮工事,配备大口径火炮,就马扣山这座堡垒内部,就有344门155mm以上的大口径火炮,还有大量的机枪和防坦克武器。
防线的核心部位均采用装甲防护,装甲炮塔采用合金钢制造,厚度达300毫米,可抵御敌方坦克炮的直接射击。
装甲钟形炮塔的顶部装甲厚度达100毫米,可防止敌方机枪或迫击炮的攻击。
地下工事的入口设有7吨重的钢门,而且有反坦克炮守卫,防止敌方强行突破。
地下工事还配备过滤通风系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毒气,确保士兵安全。
地下工事设有排水系统,防止洪水淹没。每个大型工事都有垂直紧急出口,洞口伪装巧妙,即使被敌方发现,也难以轻易攻入。
李崇文来到一处展望台上,通过望远镜依稀可以看到边境线上密密麻麻的铁丝网。
“总统,那边是我们布置的障碍系统。”
“放线的前沿我们设置了多重障碍物,主要作用是延缓敌方的进攻速度,为己方火力打击争取时间。”
“反坦克壕沟的深度达5米,宽约10米,主要是阻止敌方坦克推进。”
“密集的铁丝网可阻碍步兵前进,地雷区则用于杀伤敌方有生力量。”
“那些钢筋混凝土桩,主要破坏敌方装甲车辆的底盘或履带。”
“这些障碍物与火力系统配合,形成层层阻击的防御体系,使敌方难以快速突破。”
李崇文点了点头,说道:“有没有移民不小心跨越边境线来到铁丝网那边?”
赵志远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