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1章 日军俘虏的来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1章 日军俘虏的来历 (第2/3页)

与管理成本,对接收军队来说这是严重负担。

    日军俘虏和日本侨民对李崇文来说,是解决南下计划出现漏洞的方法。

    安南的接收任务正好解决复兴会对安南不了解的问题,根据盟军最高统帅部在1945年8月17日发布的《总命令第一号》,安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的日军需向国军投降。

    国军第一方面军作为明面上的受降主官,而李崇文负责安南日军俘虏的接收和管理任务,为复兴会有足够时间利用安南这一段真空期,去了解安南的一切。

    安南的日军俘虏主要来自日军第38军,下辖第21师团、第34独立混成旅团及部分海军、空军,共计约3万人,包含军官、士兵及文职人员。

    这些日军多为侵华战争的骨干力量,曾参与过淞沪会战和占领金陵的行动。

    李崇文的桂系军队接收日军俘虏后,特意将日军俘虏集中在河内、海防、谅山等安南重要城市,还在安南的战略要地设立多个战俘营。

    桂系军队对日军俘虏的管理方式是遵循“人道主义”与“感化教育”的原则,严格遵循《日内瓦公约》国际公约。

    在生活保障方面,日军俘虏每天可获得足够的“主食”、“副食”及“零用钱”,生活水平和日军管理国军俘虏的标准保持高度一致。

    在医疗保障方面,桂系军队的战俘营内设立医院,配备医生与药品,伤病员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虽然很多医生和护士都很年轻,没什么经验,但是他们都很快成熟起来。至于药品短缺的问题,负责管理的军官在公开场合表示,他们会尽快处理,事情很快就会得到圆满解决。

    在人格尊重方面,桂系军队“禁止”士兵侮辱日军俘虏,要求俘虏外出回来时,要“关心”日军俘虏的身体状况和心情,体现了桂系军队对战争罪犯的基本尊重。

    在李崇文的指示下,桂系军队将感化教育和劳动改造结合起来,为帮助日军俘虏认识战争罪行,桂系军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感化教育。

    历史教育,向日军俘虏讲解日本侵华历史中所犯的罪行,必要的时候会进行实战模拟,让日军俘虏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犯下的罪行。

    日军俘虏在接受历史教育时,还会进行劳动改造,桂系军队会经常组织日军俘虏参与修筑道路、修复通信设施等公益劳动,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为了解决管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