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 兔子的全方位援助(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2章 兔子的全方位援助(二) (第2/3页)

上,政治顾问团还协助民主阵线推动土地改革,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一共分配81万公顷土地给210万户农民,激发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同时,政治顾问团还协助民主阵线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以及缅甸北部的少数民族,扩大了民主阵线政权的社会基础。

    把一部分权力分享给少数民族,让民主阵线获得了缅北少数民族的拥戴。

    在干部培养与人才培养上,政治顾问团通过培训班、实践指导等方式,培养了大批民主阵线的干部,包括党政干部、军事干部、经济干部。

    从1951到1954年,民主阵线派遣数千名干部到中原滇云学习,这极大的提升了民主阵线干部的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让民主阵线的政权建设有了充足的人才支撑。

    陈德明听完后,再看看手里民主阵线统治区这几年的经济报告,居然是大幅度增长的。

    陈德明发现兔子的援助涵盖军事、经济、技术、人力等多个领域,对缅甸民主阵线是进行全方位、持续性的援助。

    "看来,兔子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干部已经可以推动群众运动,至少在土地改革方面做的不错。"

    "在曼德勒战役结束后,民主阵线就在缅甸北部全面铺开土地改革。他们的土地政策和兔子基本类似,如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推翻地主等,并且派出大量干部和军队监督土地分配过程。"

    陈德明看着民主阵线的土地改革手段有些感慨,有人教导自己怎么做就是好,不像南华的土地改革,直接一刀切,这中间发生许多不好的事情。

    "比我们当年做得好。"

    赵志远听到这话就不同意了。

    "什么叫比我们做的好?"

    "我们的土地改革的方式才好呢,简单、高效、虽然有些问题,但那不是很快解决了吗!"

    李崇文当然知道南华共和国的土地改革的手段比不上民主阵线,就更不用说兔子了。而且南华的土地改革在性质上,与兔子和民主阵线的改革也有所不同。

    南华的土地改革在当年能够成功实施,靠的是渴望分到土地的三十万全美械军队和1000多万的华人移民。

    陈德民看完手里的报告后,觉得两年后的战争,缅甸政府军(联邦政府)一定不是民主阵线的对手。那么鹰酱就一定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