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去非洲化 (第2/3页)
流民又进一步其他地区的破坏生产力,才是人口大量死亡的大头。
“一旦出现难民,各地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我们搜刮一个地方的粮食,他们没有食物就会前往有食物的地方,就会把粮食短缺的范围扩大。像是潮汐一样让粮食短缺的情况严重最终形成饥荒。”
科曼说到这停顿一下用英国举例道,“几年前的孟加拉饥荒可以作为一个范例,直接就饿死了三百万人。”
他又不是污蔑英国,法国甚至连证据都有,真把法属印度当成摆设么?连拍摄几张照片都做不到?
“长官,我相信爪哇岛的远征军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就是怕美国施加压力。”勒菲弗尔一边听一边点头道。
“我们这么干不也是让美国找不到施加压力的地方么?”科曼笑着道,“苏加诺本人不难对付,铲除这一批独立运动的领导人,尤其是军队的领导人,荷兰面对的困境就减少很多,甚至可以留苏加诺一条命,他已经通过一次投降证明过自己了,不是什么意志坚定的解放者。”
苏加诺能力不足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证明过的,这个世界上以独立运动领导者,国父身份领导国家多年的领导人,最后被军事政变推翻的事情,还是不多见的,非洲倒是有类似的例子。
光凭借这一点苏加诺就可以和非洲大区的匹配机制平起平坐,菜的令人安心,留着的作用肯定比杀掉的作用大。
似乎荷兰人也是这么认为的,苏加诺一直都没有受到生命威胁,不然在苏加诺被关押的期间,荷兰人有无数次机会让这位印尼国父中道崩阻。
“我们和华人六大家族约定,取得控制权半年之后会归还产业,现在法国和苏联的贸易缺口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时间到了我们要遵守诺言,这里是荷兰殖民地,华人家族可以和西贡的华人家族建立比较良好的关系,留着是更好的选择。”
“你放心吧,长官。”勒菲弗尔赞同道,“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只是不知道荷兰能坚持多久。”
“其实很有机会。”科曼记得荷兰一直坚持到一九四九年,第二年就是朝鲜战争了。
可以说荷兰倒在了黎明之前,科曼不是说荷兰能把殖民地维持下去,只不过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没有空再东南亚搞事。
法军就是在一九五四年朝鲜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从法属印支撤离的。
荷兰要是努力努力的话,和法国一样多坚持五年时间,还是可以期待的,当然以后那就纯属做梦了,因为到时候施加压力的就不仅仅是美国,还会有苏联,以及和苏联站在一起的东方大国。
东方大国现在才是美国关注的焦点,美国现在的窗口期已经没有多久,解放战争当中哪怕是全面进攻时期,常公的军队损失也是远远超过对手,几乎损失五个人才能换掉对面一个人。
从战争爆发之后,炮党的军队规模一直在下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