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科克伦 (第3/3页)
而且越南的古籍长期就是这么写的,所以导致二十一世纪越南的精神状态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那可比九十年代东方大国一部分反日是工作,赴日是生活的人情况严重无数倍。
对于美国人来说,怎么才短短时间不见,雅加达乃至于整个东印度群岛的局势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美国领事馆左等右等,却等来了马斯友美党被取缔,雅加达马斯友美党成员被法军宪兵队追捕的消息。
同时法军部队在西爪哇的一些军事行动当中的事迹,也开始在扩散,摧毁宗教场所、把宗教人士钉十字架。
科克伦正凝视着窗外。他刚过四十岁,眼神里却有着超越年龄的疲惫与锐利,他刚刚得知印尼共和国的很多高官被处决的消息。
美国驻雅加达领事馆外交官科克伦立刻把当地情况向华盛顿上报,“英法军队对东印度群岛的介入,极大改变了当地的演变。相对而言荷兰是这个联盟当中最弱者,可以以荷兰作为调停突破口,通过逐步选举产生“印度尼西亚联邦”的临时国会,临时国会选举总统,总统任命总理,总理组织对临时国会负责的内阁。临时国会有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为了能够让荷兰接受,荷兰高级专员将保留某些否决权,并有权在内阁不能控制局势时宣布紧急状态,那时荷兰高级专员有统率武装部队之权。”
“三国联盟当中法国的实力不算最强,但是在行动上最为果断,我们之前联络拉拢的党派遭到毁灭性打击,”
没有让他等太久,华盛顿很快给于了回答,希望他能够努力调停东印度群岛的动荡局势。
得到了回答,科克伦顿感背后有一个强大祖国作为依靠,立刻开始了自己的行动,通知荷属东印度总督府将要拜访的同时,就已经上车。
不久后到达总督府的科克伦被引入书房,总督范·穆克起身迎接,脸上是程式化的热情。
“科克伦,我的朋友,希望这糟糕的天气没有影响你的心情。”
“影响心情的从来不是天气,总督先生。”科克伦开门见山,他没有寒暄的耐心,“是战争。华盛顿对贵国单方面采取的军事行动深感失望。”
范·穆克的脸色沉了下来:“我们是在恢复法律与秩序,剿灭由日本扶植、现在被苏加诺这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控制的叛乱分子。这是我们的内政。效果非常显著,一切都在我们和盟友们的掌握之中。”
“总督先生。”科克伦板着脸强调道,“您认为莫斯科的广播里,会如何描绘联军在亚洲的这次‘警察行动’?他们会把你们描绘成殖民秩序的维护者,而把印尼人描绘成反殖民的英雄——这正是在把数百万印尼人,乃至整个东南亚的观望者,推向苏联。”
“这不是对盟友应该有的态度。”范·穆克断然拒绝美国人所谓的善意道,“恰恰相反,是美国在尝试把盟友推向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