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罗马条约 (第3/3页)
响力,只要不是盲人都一清二楚,这是法国和意大利的自救,他怎么会阻拦?
有了美国的乐见其成的态度,最大的外部阻碍消失了,法意共同体的进程陡然加快,双方在奎里纳尔宫进行了正式谈判。
乔治皮杜尔和加斯贝利成为了主角,距离签字仪式还有不到一小时,而谈判桌上的墨迹才刚刚干透。
“我们都明白这份条约的价值。法意联合的煤钢共同体,共同农业政策,边境劳工自由流动……”乔治皮杜尔顿了顿,“这不仅是经济合作,更是阻止苏联影响力西扩的堤坝。”
签字厅的鎏金大门缓缓开启。记者们同时举起镁光灯,刹那间晃得乔治皮杜尔眯起眼。
他在条约最后一页签下名字时,听到加斯贝利对在场的官员说道:“今天,阿尔卑斯山不再是分界线,而是连接两个国家的脊梁。”
“总算是有了一点值得一说的改变。”虽然和科曼没有关系,但他仍然十分欣慰,在巴黎清算法奸,在马赛甩棍,归根究底是对普通人采取暴力,这种场合才是撬动国家轨迹的大事。
此时见证了罗马条约的签署,算是迈出法国推动欧洲成为第三种声音的关键一步,有了这个先机,未来就容易多了。
乔治皮杜尔和加斯贝利都笑容满面,可能暂时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但在外交层面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法国和意大利的外交官都热烈鼓掌,庆祝着历史性的一幕,记者们也很高兴,今天的头版头条有了,总报道战线变化也没意思。
“科曼,带你去莫斯科。”乔治皮杜尔说话算数,作为法国现在的外交部长,他说话肯定不能不负责任。
“德国肯定战败,确实应该考虑下一轮对手了。”科曼一语双关的回答道,名义上下一轮对手除了苏联没有第二个选择。
“希望我们可以在即将到来的一九四五年,给法国带来一个好消息。”刚刚签订完罗马条约的乔治皮杜尔踌躇满志。
“好事应该一块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科曼真心实意的恭维道,要双赢,赢两次才算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