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秦瑶的问题 (第3/3页)
种影响力,也可以理解为权力,就是我们这个社区的组织者在一次次讨论议案的过程中所获得的隐性收入。”
秦瑶感到大脑有点晕:“抱歉,林律师,我还是不懂。我没觉得李仁淑在主持讨论的时候,流程有什么不对啊?”
林思之解释道:“议案的提出、议案的选择、议案的讨论顺序,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环节,其实都有可能会影响讨论的结果。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把三个议案放在一起讨论?
“李仁淑的说法是节省时间,但实际上我们的时间非常充裕。
“只有纳新这一个议题,需要在明天上午之前确定,而社区保障基金的补充规则和医疗物资规则,再过五天十天推行也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但是,将这三个议案捆绑在一起讨论,就会有额外的效果:
“前两个议案,是非常全面、且符合社区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议案,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反对的空间,大概率是可以全票通过的。
“而在讨论这两个议案的过程中,因为没有任何人反对,李仁淑就能建立起一种『暂时的权威感』,让人觉得她已经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各种情况,说的话、做出的选择,都是最优解。
“在这种氛围中,我们开启了第三个议案的讨论。
“李仁淑在原本蔡志远提出的两个理由之上,又加了第三个理由,就是我们还要考虑这位新成员的道德水平,而年轻医生天然地道德水平更高。
“叠加她之前的权威感,就会显得特别有说服力。
“但你现在想想,年长的医生更有可能出现医德和道德品质问题,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有统计学数据支撑的事实?即便它是事实,那么这种概率的偏差,又有没有大到我们必须纳入考量的地步?
“当然,我并没有说年长的医生就一定是更好的选择,所有的讨论都只是在说一种假设的可能性,我只是在强调选人标准问题。
“这到底是一个单一的标准,还是一个多元的标准?
“如果是一个多元的标准,那么不同标准之间的权重由谁来决定?
“李仁淑的这番话,当然有『顺势而为』的成分,总的来说她顺应了大多数人的诉求,但这个诉求其实有很大的模糊空间。
“换种说法,假如现在李仁淑想要的是一个年长的医生,她有没有可能通过更改某些话术,同样促成7票同意并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