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章 游廊的偏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7章 游廊的偏好 (第3/3页)

审判』的情况来看,这个模仿犯似乎也并不是特别确定张鹏和高占魁的罪行到底是什么。

    『沉默是金』似乎是通过高占魁的站点站长身份猜的,毕竟这个职位很难不教唆外卖员;而『无妄之灾』则更像是一个口袋,犯了什么错都能往里套。

    张鹏和高占魁的罪行,并没有特别严重,即便提前知道,林思之改进了设计方案,也不见得会被选中。

    所以,林思之终究还是要想清楚这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游廊最终选择了『国王审判』,而没有选择他设计的游戏。

    从游戏内容来看,林思之设计的游戏『生死直线』同样也考虑到了算法压榨一类的主题,也猜到了这五个人涉及的极有可能是同一起案件。

    所以核心区别应该不在这里。

    林思之想到了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他设计的游戏危险性不够。虽然叫『生死直线』,但实际上这游戏的死亡概率很低。

    这是因为林思之发自内心地认为丁文强、蔡志远和汪勇新罪不至死,不该接受死亡概率那么高的审判游戏。

    强行设计的游戏,只是勉强和他们的罪行相匹配,自然也只能是低死亡率的游戏。

    而『国王审判』的设计者相较于林思之最大的优势,就是他并没有被这五名玩家的具体罪行给限制住,完全不在意这游戏会不会出现非常惨烈的伤亡。

    按照『国王审判』的规则,是有可能出现“五人团灭”或者“死到只剩一个人”这种情况的。

    第二种可能性,是他设计的游戏针对性不足。

    因为是多人游戏,所以林思之并没有像之前针对魏新建一样在游戏机制上针对某个具体的玩家。

    而反观『国王审判』,除了对丁文强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之外,几个囚室的设计在迎合游廊方面也很讨巧:

    乍一看完美匹配上了所有人的罪行,但仔细思考又会发现,其实还是有很大的模糊空间,并非绝对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也可以看成是某种更好的“应试技巧”。

    林思之不太确定具体是哪一种原因,当然,也可能二者兼有。

    他看着国王审判的相关规则,陷入沉思。

    “或许对于游廊来说,从一开始就并不在意游戏的惩罚力度和罪犯的罪行到底是不是严格匹配。

    “丁文强已经被法律施加了应有的惩罚,而蔡志远从法律层面看也毫无任何错误。

    “但游廊还是将他们拉进了残酷的审判游戏中。

    “按照规则中的描述,游廊存在的意义是『清除与审判』,也就是清除废物,审判罪人。

    “游廊所谓的罪人,并不是单纯指法律意义上的罪犯,而更接近于‘原罪’的概念,与人性的弱点有关。

    “审判游戏不仅可以针对玩家已有的罪行进行审判,还可以通过钓鱼执法的方式激发玩家人性中的原罪,并施加惨烈的惩罚。

    “在这种情况下,游廊依旧会给出很高的评价。

    “在游戏中,看不透游戏规则的,被激发出原罪的,不能突破人性弱点的,都会被游廊认为不配在新世界生存下去。

    “对于玩家来说,必须做到这三条中的任意一点,才有可能在审判游戏中存活。

    “而对于游廊来说,模仿犯提交的游戏只要这三条满足其一,就有可能通过审核;三条全部满足,就有可能获得S评价。

    “至于玩家死或者不死,冤或者不冤,又或者是否公平,设计者有没有私心……这些全都不在游廊的考虑范围之内。”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