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翰林院 (第2/3页)
,估计都找不到对方呢。
李可倒是无所谓,嘴里喷着热气说道:“老师不必责怪管事的,这灯笼给我了,我也消费不起,弟子年轻,眼力好,还不需要点灯笼。”
“哎~”李善长紧接着便叹了一口气。
他李善长的弟子,要是传出去,当值都得走路去,那别人怎么看他?
之后便道:“到时候,我给你弄一匹马吧。”
李可:“这……养马要花多少钱?”
李善长道:“老师我帮你养。”
李可立马大喜:“谢老师!额……我忘了,我不会骑马。”
李善长:“……不会那就找时间学,走吧。”
然后一行人便通过皇宫的正南门正阳门进到了皇城之中。
一边走,一边李善长也是给李可介绍着这皇城里的布局,“进了正阳门,左手边是中书省、各军府,以及太常寺、钦天监,更远的,还有教坊司等,而右手边,就是六部,以及太医院、詹事府、还有你要去的翰林院。”
“翰林院的位置,就在进了正阳门后一直往右边走,走到尽头,再往北走,也走到尽头,那便到了。”
李可作着揖:“弟子明白,就是往右往前走就是。”
李善长又道:“你初来乍到,一开始他们不会给你安排什么活,你就负责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就好,你典籍的工作,主要是掌本院章奏、文移之事,并管理本院图书,不过你也不必太过于在意,反正,日后老师肯定会把你再抽调出来。你没事就跟着里头的人读读书,学学人家是怎么写章奏的就好。”
李可:“弟子明白!”
李善长又道:“如今翰林院的学士是宋濂,主要负责史料的编纂,另外还兼任太子的老师,侍读学士是朱升,位在宋濂之下,只不过,也谈不上谁就比谁更高一些,官品的不同,只能代表他们在学识上、在文坛上,可能存在着差距。宋濂是当世文臣第一,你可以好好地跟着他学。”
李可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明知故问道:“那老师您呢?”
李善长只好白了他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