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抄袭 (第3/3页)
了。
有这样的销量,王氏心又放到了肚子里,每天除了帮沈云姝做麻薯,还帮廖源削竹签。
廖源的木活变多了,沈云姝把后院井边原本打算用来种菜的一小块地腾出来给他搭了个简易棚子当工作室。
杜锦香也被分配了任务,除了做饭还要帮沈云姝绣两个带字的红色布条。
田叔也来了一趟,送了许多柴,一大篮子野莓子和小樱桃,还有一个竹编的小篮子和藤编的袋子。竹篮大口浅底,把手高高的,和现代的果篮很像。藤袋子身材小巧但深口大肚,很能装,摸在手里光滑又柔软。沈云姝很满意,以十文一个的价格各订了三十个。田叔乐呵呵地回去准备了。
沈云姝自己也是每天埋头苦练面塑手法,跑了许多店买到了黄栀子,蝶豆花还有红曲米,凑齐了红绿黄紫的颜色,尝试各种配色和造型。
她本来就有专业功底,天赋又强,这么埋头专研,几乎把见过的造型都复刻了出来。
每天中午沈家饭桌上,都先要进行一轮馒头造型评比分级,再进行试吃。前者占大头,后者只要过关即可。
在连着吃了十天馒头包子后,沈云姝终于宣布第一批喜馒头选拔正式结束,可以开始营业了。
消息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杜锦堂和沈稷小朋友偷偷松了口气。
虽然姐姐的馒头很好吃,可连吃十天,他们都要变成馒头了。
廖歆儿宝宝则很失望。
沈姐姐的馒头做得太漂亮了,像真的一样。
元宝,枣子,花生,福袋,荷花,还有小狗小兔,等等等等她都好喜欢。她好想每天都能吃到看到这么漂亮的包子。
对沈云姝来说,万事就绪,只欠东风。
喜馒头绝不能像麻薯喜饼一样,静悄悄端上桌,又静悄悄端下去,一点水花都没有。
可要怎么弄出点水花来,她却被难住了。
要钱钱没有,要人脉更是抓瞎,怎么精准地吸引来客户,打出点名号?
她一连几天愁眉苦脸的,王氏看不下去了,正好听杜锦香说一年一度的天禅寺斋节到了,非常热闹,他们就歇了一天,早上抓起无精打采的沈云姝就坐上骡车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