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安排 (第2/3页)
肥水不流外人田,她以后都用得上!
沈云姝带着几个孩子满载而归,回到村子里的时候,杜锦香还在给村里人把脉。看病的时候她不像平时那样害羞,沉静的面容认真郑重,又从容自信,让人不自觉的信服。
沈云姝几人在田叔家坐了一会儿,杜景香和王氏看完病,交代了医嘱,又留了些膏药,他们就坐上骡车,再带着一车的木头柴火回城了。
“今儿等久了吧,都怪我,一看起病就忘了时间。”上了车,杜锦香满含歉意道。
“没事儿,平时都是你帮我,如今只是等你一会算什么?”
杜锦香笑起来:“那你中午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满汉全席,你会做不?”沈云姝故意逗她。
杜锦香不上当:“你先把鱼翅熊掌这些买来再说。”
沈云姝挤挤眉:“行啊,馒头做的算不算?”
车上人都哈哈笑起来。
说说笑笑间到了家,中午王氏做了一大锅豆角排骨焖面。面条又香又韧,混着豆香肉香,几个孩子吃得肚儿圆滚滚,脑袋晕昏昏,吃完就爬到铺上睡着了。
难得悠闲的下午,廖源坐在墙根,一把工具摊在旁边,面前是从田叔那运回来的木料和竹料,手里拿着沈云姝画的一张模具图纸,专心琢磨。
王氏带着两个姑娘做针线。沈稷和杜锦堂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换季的衣服都要提前准备好,沈云姝天天在灶间忙活,常常一身汗,也得多准备几套换洗衣裳。
这么一来,布料就不够了。
想着来了汴城还没好好逛过,王氏索性放下东西,招呼两个丫头出门逛逛。
沈云姝正缝袖子缝得不耐烦,闻言大喜过望,赶紧催着王氏出发。
家里有廖源在,王氏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挎着一个篮子,三个人就出门了。
王氏如今对汴城大街小巷熟悉得很,没去更近的齐泉街,去了另一条城南的主街三祥街,更宽敞更繁华,铺子的门头又大又气派,路上随时能看到马车来来往往,让沈云姝小小地开了眼界。
先跟着王氏去布庄扯了几尺布,除了几个孩子的,还特意买了牢固的棉布,打算给矿场上的父子再做些耐穿的鞋面。
一个多月卖饼,王氏手上多了十几两,这会花起钱来也颇是舍得。
杜锦香也仔细挑了几样。
杜夫人去世后,杜家就是她一个小姑娘当家了,父子两人的吃穿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