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四章 起心动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四章 起心动念 (第2/3页)

种美艳女二,她演戏不行适合演女二。”扬紫直言不讳。

    看来是围观了娜札的考试过程。

    话音落,饭桌上众人脸色大变。

    宋旦丹恨不得过去掐她一把,死丫头嘴上没把门的。

    姜颜更是紧张的看向王曜,毕竟她感觉出两者关系不太寻常。

    不过反倒是娜札傻呵呵的笑道“嗯嗯,哥哥也觉得我适合演花瓶,不要台词很多的那种。”

    “偶像剧扬紫倒是没有合适的,不过都市剧倒是有一个合适的。”王曜灵感一闪。

    见王曜神色如常,宋旦丹松了口气,连忙转移话题“都市剧?这可是个大类目啊。”

    《奋斗》《蜗居》就是典型的都市剧,容易出大爆款。

    “这两年《杜拉拉》不是把职场剧带火了嘛,我想在都市剧里加一点儿职场元素,我看好一个本子,

    是讲5个不同阶层不同背景女性的剧,讲不同女生在进入社会后面临的不同问题,然后互相帮助成长的都市剧。”王曜简述了一下。

    正是扬紫代表作之一的《欢乐颂》,这部剧是都市女性向的剧,正好能借助他掀起的女向风潮。

    而且最重要的是,适合植入服装/护肤等品牌。

    目前国内对于影视剧植入还处于启蒙阶段,王曜准备先捞一笔。

    “听起来很有意思唉。”高亚林眸子一亮“听起来王总已经有本子了?”

    “还在谈。”王曜点点头。

    《欢乐颂》是改编,作者是一个低调的网络美女作家,不但擅长女性向题材,而且还擅长年代和现实主义题材《大江大河》《都挺好》都出自她手。

    王曜已经在让猎头挖她来【星火文学】了。

    “我们百纳有丰富的都市题材改编经验,而且我们编剧团队也很成熟,王总可以优先考虑跟我们合作。”高亚林顺势道。

    创作和剧本改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尤其是在华夏,原著党和改编党是无法共存的,因为圈内把持着话语权的那批编剧,坚持认为他们改编的受众群是主流,而原著的受众是小众。

    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毕竟看电视剧的主流受众不太会去,这批人后面直接去看短剧了。

    高亚林的建议倒是很不错,毕竟百纳确实在都市题材领域很有建树。

    “没问题,不过这个项目不着急,眼下可以聊聊改编《搞笑一家人》。”王曜点点头。

    见到老板都愿意投,扬紫和娜札对于能一起拍戏都十分兴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张一杉则默默旁听,时不时瞄一眼王曜。

    《搞人》是一部170集的超长剧,涉及老中青三代同堂的喜剧故事,如果想要改编成华夏版本,其实不是个小工程。

    王曜前世就没看过这部改编剧,但是韩版的看了些,本着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的六学主义,王曜还是希望高亚林能多下点儿功夫,结合华夏的实际情况和现象改编。

    比如青少年学校80问题,中年职场压力,老年人晚年空洞的精神需求。

    听了王曜的想法后,高亚林和宋旦丹同时感觉到了压力。

    好家伙,遇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