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事儿开小会【求追读】 (第3/3页)
弹,更有价值。
会议最后只剩下,胡眉,陈灵娟,任全和王曜四人,就直接把宣发基调给定下了。
所有新闻稿和采访稿全部修改,就往偏见上靠,所有的宣发基调,围绕着女性偏见和历史偏见话题展开。
王曜作为创意提供者,自然需要提出更多的建议。
“发哥是香江人,采访的时候可以多一些关于两岸文化的偏见,能多一些争议话题性。”
“关于南子女性角度的偏见,可以找一些有分量的女性人物,最好是女性历史或者文学家,李银何女士要是愿意帮忙更好了。”
“周讯作为女主,发言可以稍微强硬一些,反正她向来口无遮拦。”
陈灵娟手上记录飞快。
“胡导加入孔姣这个女儿角色非常好,很有宣传意义,在父亲最困顿的时候,女儿就是最坚强的后盾,
虽然中国式父女关系很别扭,但这也是一种偏见,可以玩儿谐音梗嘛,父女能顶半边天。”
胡眉闻言微笑颔首,确实,当时她加入这个女儿戏份,就是为了表达女儿才是父亲的依靠和支柱,终于遇见知音了。
“全哥的颜回角色其实可以着重宣传一下,颜回作为孔子最认可的弟子,价值观也符合主流意识,
富足不是只有物质富足,精神富足更加重要,这是大家会关注的偏见话题,而且还可以制造与马若人设的对立视角,给网友自由发挥。”
任全闻言暗自记下,回头让人好好写一篇新闻稿,对王曜好感倍增,因为他知道这是特意说给他听的。
王曜说完自己的想法后,其他人象征性的补充了一些,大方向就算定了下去,其他的就交给手下就行了。
“小曜年纪轻轻,才学很扎实啊,年轻人脑子就是灵光,稀奇古怪的想法很多。”胡眉满眼笑意的赞叹道。
称呼也从小王同志变成了亲近一些的小曜。
“我从小看您拍的电视剧长大,就对历史感兴趣,其他科目都不行。”王曜腼腆道。
“成绩不等于才能,你这个年纪有这些想法,在圈内也很少见,有没有兴趣来我这边?美摄对你来说有些屈才了。”陈灵娟直接抛出橄榄枝。
“说的没错,美摄确实没有什么正经项目,我的团队也缺少一个你这样能出谋划策的宣发人才,而且你对历史的看法观点很有意思,有没有给我做编导的兴趣?”胡眉也发出邀请。
而且丝毫没有顾及美摄的面子,看来是真没有把美摄放在眼里。
“感谢两位老师的认可,不过我刚实习就进了美摄,后面又得何总看重带我一起创立天火网媒,受人恩惠千年记,公司正是多事之秋,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王曜正色道。
“知恩图报,是个好孩子。”胡眉感慨的拍了拍王曜肩膀。
“你那个公司,不只是多事之秋吧,算了等以后再说吧。”
陈灵娟意味深长的看了眼王曜,明显是知道更多东西。
“那我先送小曜回公司,准备马若的第一波预热。”任全开口道。
虽然定下了偏见为主基调,但是也需要客观验证,王曜提出今天刚好电影上映第一天。
直接用马若言论作为第一波预热,看看网友讨论的重点,方便后面调整。
王曜带任全回了公司,商讨了一会儿后,王曜用马若账号发布微博,下午差不多时间,同样照片+文字。
“刚发布就这么多人评论?这流量快比得上姚辰了吧?这些黑粉怎么感觉比粉丝忠诚度还高?”任全忍不住惊叹道。
王曜摇头轻笑。
“都等着电子榨菜下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