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唉,为了生活!(求月票) (第3/3页)
你说的算。
情绪价值必须给你拉满了。
“《舞女》有吗?”
大哥选了一首自己最拿手的。
刚才的《爱拼才会赢》他没唱过苏超,这次必须要扳回一局。
“啊,应该有,姚哥帮忙找找……”
苏超愣了一下,然后就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
这歌怎么说呢。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特别流行,常被人用来讽刺当时湾湾人的处境就如舞女一般悲惨。
后来被韩宝仪翻唱出国语版。
90年的时候改编为粤语版的《来…寻梦》,由叶玉卿主唱。
既然是你自己点的,就别觉得我讽刺你了。
就是有点儿不符合自己的人设。
唉,为了生活!
“打扮着妖娇的模样/陪人客摇来摇去/红红的霓虹灯闪闪识识……”
客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啊……谁人会冻了解/做舞女的悲哀……”
苏超接的非常丝滑。
严思远又在搓脸了,来了,又开始整活了。
上次有人来找茬。
他还在感慨来的人不够狠,给他整一首《舞女泪》,就看他羞不羞辱。
没想到人家一点也不在乎。
不仅不羞辱,还唱的特别迫不及待。
唱出了政策放宽,又重新上岗的喜悦,还有一种交了五险一金的洒脱。
别人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苏超他们是,来者皆是客,多少都给点!!!
俩人一个比一个嗨,就像是……在竞争上岗一样。
客人们也挺嗨了,纷纷慷慨解囊。
最后,还是苏超略输一筹。
大哥心满意足,但还是又去拎了一个花篮。
“叶启田的《干一杯》~”
“哎呀,哥,我不太会唱啊。”
“我教你!”
严思远继续搓脸。
臭小子,那好歹是湾湾同胞,你不能把他当霓虹人宰啊。
还真别说,霓虹人没有,但是从霓虹回来的有。
苏超候场了几次。
不少人点歌和他合唱,但大部分都是国语,最多就是英语、粤语和闽南语。
日语是第一次出现。
“我想点霓虹歌,我刚从霓虹回来,这次不走了,还带回来了一个霓虹娘们,哈哈,咱也算是为抗日做贡献了。”
“哥,你是个英雄,想点什么歌?”
“《最重要的事》,就是咱们这边《红日》的日语版。”
“巧了,巧了,这歌我会,哈哈……”
苏超的开心不是讨好的那种。
他是真的把舞台当成了一个能够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欢笑的地方。
欢乐大舞台,有财你就来!
他很享受这种感觉。
而别人被他的这种愉快感染,自然就会毫不吝啬给他点歌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