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18章 医者,仁术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 第18章 医者,仁术也。 (第2/3页)

他放下手里的墨锭,在旁边的布巾上擦了擦沾着墨点子的手,先跟赵伯小声交代了几句,然后便脚步匆匆地穿过挂着竹帘的门廊,往各个诊室和药房去了。

    不多时,医馆里但凡手上能脱开点儿空的人,都陆续往后院走。

    谢氏医馆占地不小,足有五百来个平方,这地皮都是谢家祖上传下来的。

    一楼临街的是三间诊疗室,古色古香的木质隔断,保证了病人的私密。

    往里走是宽敞的中药房,一排排顶天立地的红木药柜,上面密密麻麻贴着药材名称的标签,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药材混合的独特香气。

    药房后面还有个专门的煎药室,几个硕大的瓦罐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熬药的味儿一年到头都散不去。

    另外还有一个不大但雅致的会客偏厅,供些远道而来的病人或者家属歇脚

    二楼则是谢冬梅平日里小憩的休息室,陈设简单,一张宽大的榆木办公桌,几把待客的椅子,一个靠墙的书柜里塞满了医书典籍

    旁边还有针灸房和推拿房,都是隔开的小单间,清净雅致。

    后院更是敞亮,除了晾晒药材的空地,一排是更大的库房,码放着各类需要特殊保存的药材,另一头则是医馆自个儿的小食堂,解决了医馆人员的午饭问题。

    谢氏医馆病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但收费却是出了名的低廉,有时遇上实在困难的,她甚至分文不取,倒贴药材。

    她爹谢桢在世时就定下规矩:“医者,仁术也。行医问药,乃为救死扶伤,积德行善,非为谋取那几两碎银。若以此为牟利之途,则失医者本心,辱我谢氏门楣。”

    这规矩,她一直死死守着。

    谢向阳那小子,却不止一次在她耳边吹风,暗示她该涨价了。

    哼,她要是听了他的涨价,谢氏医馆这块百年金字招牌,早就被砸得稀巴烂了!

    谢冬梅那间兼做会议室的休息室里,很快就挤了十几号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