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发赏(一) (第2/3页)
又有了,但如果错过这次下注的机会,京兆杜氏被留在关中的这一支何时才能在刘宋一朝翻身。
清晨,杜骥入桂阳公府,迫不及待地向刘义真报喜。
刘义真大喜过望,三万斛粮食,八千匹布,对于他来说,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京兆杜氏此举可以起到表率作用,其余大小士族能够无动于衷吗?
京兆杜氏的诉求,其实也是京兆韦氏、王氏的诉求。
如今有京兆杜氏带头捐献,刘义真得了他们二千部曲,甚至有把握新建一支义从军。
义从并不单指归义的胡人,也指自愿从军者。
“度世,你为我立下此功,真不知道该如何赏你。”刘义真都不喊杜主薄了,亲切地称呼起了杜骥的表字。
杜骥不敢居功:“此宗族之力,非下吏之功,京兆杜氏不求赏赐,惟愿追随府主,尽绵薄之力。”
刘义真心知肚明,杜家不是不求赏赐,只不过,他们求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杜氏有功于我,他日若能得志,本将军绝不忘怀。”
杜骥要的就是刘义真的这个承诺,如此,他也可以向宗族交差了,当即激动道:“能得将军金口玉言,杜氏子弟虽死无怨。”
然而,杜骥并不知道,刘义真早就有扶持北方士族的想法。
原时空中,刘义符的下场不得不引起他的重视。
徐羡之、傅亮、谢晦都是刘裕的心腹,对他忠心耿耿,但在刘裕死后,他们三人还是轻易废杀了刘义符。
难道刘义符没有自己的心腹吗?不,他有,那人名叫檀道济。
看看檀道济的履历:义熙九年(413年),刘义符任征虏将军,檀道济为征虏司马;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义符转任豫州刺史,西中郎将,檀道济任西中郎司马、梁国内史;
刘裕称宋公,刘义符为宋国世子,檀道济兼任世子中庶子。
在刘裕临终前,又以檀道济监南徐、兖之江北、淮南诸郡军事、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用以拱卫京师,保护刘义符。
但檀道济不念十余年的主仆旧情,甚至亲自带兵入宫,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