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监军的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0章 监军的日常 (第3/3页)

心中暗暗警惕。

    “关陇与汉中之间山道崎岖,寒冬腊月并非出征的好时机,再怎么说,也该是春节后再动身。

    开春之后,蜀国百姓要在田间劳作,难以组织兵马抵抗,对我们有利无害。

    虽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是常态,但天气严寒,冻土难以挖掘,流水结冰无法走船,无论是开山还是搭桥都颇为不便。

    大都督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所以石某窃以为,这次的军令,很有些不同寻常。”

    石守信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当然了,他不可能直接说钟会图谋不轨。

    “言之有理,真要说起来,确实不太正常。”

    许仪点点头,不再轻视石守信,对他的敌视也淡了许多。

    “石某心中有个想法,反正褒斜道的入口是郿县,许将军不妨在大军抵达郿县后停留三日不走,看看大都督会不会派人来催。

    若是派人来催,许将军则回复说大雪封山不便行走,或者将军也可以事先派人去长安禀告大都督。

    到时候大都督若是不同意,或者再次派人来催促,许将军到时候勉强同意便是。

    真要这样,说明石某的猜测是正确的,到时候我们再说。

    若是无人来催,那只能说石某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事后多少要当面给大都督(钟会)赔个不是。

    许将军以为这样处断行不行?”

    石守信一脸诚恳建议道。

    许仪听后揣摩了一番,微微点头没有反对。这一招,就是故意停在褒斜道入口一两日,看看钟会是什么反应。

    他看向石守信说道:“倘若真如你所言,大都督真的派人来催,那许某倒是要跟石监军赔不是才对。”

    “那就歇息一夜,明日继续行军前往郿县。”

    石守信对许仪作揖行礼道。

    似乎是感受到了这位年轻人的诚意,许仪对石守信的态度好了很多。他勉强笑道:“好说好说,石监军也多保重。这寒风刺骨的,冻到了可就麻烦了,野外连医官都找不到。”

    “年轻人火力旺,石某不会耽误行程的。”

    石守信笑着说道,随即转身离开了许仪的营帐。

    第二天,大军立刻开拔,只是天公不作美,居然下起了鹅毛大雪。郿县就在武功县以西不远,走了一天的路,到傍晚的时候,队伍已经抵达县城郊外。

    许仪下令在此地扎营,同样是派人进县城催要军粮。结果同样也是和武功县一样,县令亲自带人送来热食,一点都不含糊,一板一眼做得没有任何破绽。

    石守信拉住这位李姓县令问道:“我等此番行军,沿途各县都有充足供应,你们平日里的准备,都有这般充分么?”

    三千人的队伍说多不多,说少也真不少了。因为并非每一处粮仓都在县城之内,所以要保证大军充足供应,不提前准备是不行的。粮食就算有,也需要专人短途转运,时间未必来得及。

    郿县县令笑道:“大都督早有部署,我等岂敢怠慢。各县粮仓都已经准备妥当,别说是供应三千人吃饭了,就算是再多三千也是无碍的。”

    石守信连忙对他千恩万谢,态度非常恭敬。

    这县令也是小官,平日里少不得受窝囊气,受到石守信尊重,他自然是心情大好。

    石守信趁机向他打听了不少关于褒斜道的事情。这不听不打紧,一打听瞬间感觉大事不妙。

    原来,郿县县令告诉石守信:褒斜道确实是关中到汉中的主要路线不假,但是因为多年战乱,山间栈道很多地方都有损伤或者塌陷,甚至其中一些还是蜀军专门派人来破坏的。

    此刻进山开路,修复栈道估计是难免了。

    从时间上说,修复栈道肯定是来得及的。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大冬天里修栈道,不吃点苦头怎么可能呢?

    石守信好言好语送走郿县县令,却是没有将打听到的事情告知许仪。

    大军在郿县外扎营后,许仪派人快马前往长安,告知钟会风雪太大进山很危险,等雪停之后,大军会即刻进山开路。

    果不其然,派去传信的亲兵被钟会下令打了二十军棍,不能下地走动只好在长安养伤。钟会派他自己的亲兵前来郿县向许仪传达军令:接令后即刻进山,不得有误,否则军法从事。

    那位传令兵扔下军令就走,压根就没有跟许仪解释的意思。事情果然如石守信所说,阴谋的气息渐渐笼罩,这下许仪彻底不淡定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