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压力 (第3/3页)
长。
在海外影坛评价很高,因为他的电影看不懂,再加上很有批判性。
这么说吧,伤痕文学热的时候,田力力对此的看法是,这是对某个时期之后的现状歌功颂德,他要找比伤痕文学更能分析国家管理偏差的题材。
这个批判性可想而知。
请出田力力,沈善登能看出对方确实急了。
果然,只要他不乱,急的就是对方。
沈善登和俞剑红回合:“老师,来上车。”
俞剑红和开车的马有德打过招呼,开口打趣道:“不要闹的太难看。”
“我还担心你直接向我施压呢,我已经做好了退学准备。”沈善登开玩笑道。
俞剑红深深看了他一眼,知道这并非玩笑,也明白了他的决心。
“这个圈子比你想的复杂,还是那句话,不要轻易把人混为一谈。”
沈善登点头,他两世为人很清楚,不能孤立自己。
别看俞剑红职务不低,但是要论圈子,他只是边缘,论资源,远不如北电一些又当老师又当演员的。
沈善登想到了什么,笑道:“倒是田老师,我之前还想他帮我引荐国际电影人呢,找他,反而教训我好高骛远,现在他倒是想起我了。”
“呵呵。”俞剑红轻笑两声。
酒店包房内。
蒋志强和田力力道:“李铵导演本想亲自过来,但又觉得不能以势压人。还请田主任多多帮忙,李铵导演几天没睡好,压力很大,艺术不应该和政治挂扣。”
这次请田力力出面,是蒋志强和李铵先和威尼斯艺术总监马可穆勒打了招呼。
马可穆勒早年在北电学习的时候,就和田力力建立了交情,他很欣赏对方。
至于为何没让同为五代,给田力力做过摄影师的张一谋帮忙?
一来现在联系不上张一谋,对方在闭关,二来张一谋不喜欢田力力这派人。
正如张一谋也不喜欢江文这种,未必愿意掺乎这种事。
闻言,田力力道:“我这人不懂什么政治,但我也知道导演面对各种解读的压力,我当年拍《蓝风筝》也是因此失去了一口锐气。”
“其实,我们导演哪想这么多,想拍什么就是什么。”
“是啊,李铵导演经常和我说,田主任在内地五代导演里最有水平。当年张一谋的《活着》,陈凯各的《霸王别姬》名声大噪,但论艺术性,还是您的电影。”
蒋志捧着道:“说起《色戒》,李铵导演动机是好的,这样的题材,他不拍,也没人拍。他是想借助自己的名气,让更多人,让国际人士了解过去的历史。”
“我现在也联系不上周奇峰,但我知道这事离不开《督公》片方,离不开沈善登。这是一场,很恶劣的炒作。”
房门推开。
沈善登和俞剑红进了包间。
见到蒋志强,俞剑红当即脸色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