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耕读传家 (第2/3页)
他们饿肚子吧。
老头又问:听人讲,学堂修好后全部娃娃都要去读书,书上讲不讲学种田的事情呢?如果不讲种田的事情,读书有啥子用呢?
夫人土司回答:种田的事情也要讲,不过不是专门讲种田的事情,读书也不是为了能种好田,而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会再吃更多的苦。耕读传家,是我们中国人传承几千年、几百代人的最好传统。
老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摇摇头,嘀咕着径自走了。
一天午饭后,土主庙广场响起了钟声和枪声。众人陆陆续续来到广场,见只有廖总管带了几个下人站在高台上,场面就显得散漫混乱。见人来得差不多了,廖总管扯着嗓子吼了好几声,大家才稍稍安静下来。
廖总管接着吼道:今天召大家来,是要宣布一台重要的事情,这是夫人土司的命令,大家要好好听。现在已经到了冬播时令,今年不再种大烟,夫人土司决定改种其它庄稼。由于种惯了大烟,许多人家已经不会种其它庄稼了,所以夫人土司亲自出面,请了寨子里比较会种其它庄稼的三十几个师傅,专门教大家种庄稼,大家要跟着他们好好学。当然,夫人土司亲口说了,教不是白教,学也不是白学,是要交学费收学费的。土司府已经定好了学费的最低价格,高交高收不管,低交低收不行。除了天石谷义仓的救济对象,都要按照规定自家交学费。有不愿意学不愿意种的,土司府也不管,来年闹饥荒饿肚子,更不会管。至于种籽,全部由土司府免费提供,今年只能提供小麦、油菜、洋芋、苞谷四种种籽,想种其它的,种籽自家想办法。想种刚才说的这四种的,你们回去自家商量一下,想种哪样,种多少,明天早上开始就可以来土司府报告,领种籽。师傅是土司府统一请好的,但请哪个由你们自家商定。现在,我公布一下师傅的名单……
廖总管公布的事情,不少人前几天就晓得了。有人说好话,也有许多想不通、担心的人讲怪话、风凉话。最令他们想不通的,倒不是自家祖祖辈辈都在土里刨食,到头来竟然要别人教自家咋个种田,而是从今往后,恐怕子子孙孙都要在土里刨食,刨的还不是以一当百的大烟,而是百不当一的啥子小麦、油菜、洋芋、苞谷之类的杂碎;最令他们担心的,倒不是不想学不愿种,或者学不会种不好来年要饿肚子,也不是请人来教自家种田要交学费,而是学堂修好后土司府强迫娃娃去读书咋个办?请人教种田要出钱,请人教读书也一定要出钱。请人教种田是为了自家的收成,请人教娃娃读书为了啥子?土司府出工钱请娃娃去读书倒还差不多(毕竟娃娃也是劳动力),要自家出钱去读个吃不能吃、穿不能穿的书,打死也不能干,看土司府咋个办?
虽然想不通、担心、有怨气,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有人陆陆续续到土司府报告、领种籽,然后去请师傅、讲价钱,商量好后,就在师傅的指点下开始整田下种。最早行动的,是赖石山村三十六户人家。他们在小河边开了一大片地后,土司府又把靠近赖石山村的一大片田分给了他们。欧麦嘎师傅带着杂役、史道长带着道士们也先后行动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