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交人当抛一片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六章 交人当抛一片心 (第2/3页)

村也不多说,挥了挥手。

    林黛玉的轿子远去了,贾雨村直到看着轿子进了角门,才回过头来跟着单大良往大门里走。

    荣国府大门的门子们,被贾雨村的气势所夺,都垂首站在一旁,等贾雨村过去才敢窃窃私语。

    他们已经很久没见过在贾府门前这样大笑的人了,此人看起来官就不大,可这偌大的公府之门,居然镇不住他。

    贾雨村随着单大良走进正堂,荣国府是国公府规制,这正堂之大,百人装得下。

    正当中一张八仙桌,一把太师椅,对面一溜三排的座椅,左侧有一耳房,陈设简单,只摆了一张胡床,让人存放衣物之用。

    这就是当年国公府有重大庆典,例如国公爷寿辰,门生故旧门前来拜望时才启用的地方。

    所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指的就是那些门生故旧上门道贺时,将随身携带的笏板放在耳房的胡床上,能堆满整张床的意思。

    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毕竟有资格手持笏板的,都是能上朝的官员,基本都在五品以上。

    何况笏板才多大,要堆满一张胡床,需要多少块?官员们是来拉关系,又不是上朝,随身带着笏板干什么?

    这就是艺术的夸张了,可历史上这种事儿还真不全是瞎编的,艺术源于生活。

    据说乾隆朝的时候,福康安权倾朝野,门生故旧遍布全国的军队,连家奴当将军的都有几十个。

    当他过寿之时,来祝寿的武官们来了不知多少人,光是随身携带的马鞭子,就堆满了两张床!

    由此可见,荣国公当年虽不及福康安,但在大康朝也是威名赫赫,四王之下,八公之首,名不虚传。

    有人可能认为宁荣二公是平级的,而且宁国府还是族长,会不会更高点,其实并非如此。

    从府邸规制看,荣国公府更大。古代建筑都是要符合身份的,这就很明显了。

    何况荣国公第二代仍然是荣国公,而宁国公的第二代已经变成了一等将军,也说明荣国公的爵位更高。

    宁国府的族长,完全是因为宁国公那一脉是长子,这就是族规,当多大的官也得遵守。

    贾政当然不会在正堂接待贾雨村,不合规矩。穿过正堂,往前再走,就是中堂了,在二门之外。

    中堂才是正经的见客之所,但私密性差,显得疏远。尤其贾雨村是妹夫推崇的,贾政有意亲近。

    中堂左右有两间书房,当年贾赦和贾政曾在此读书,贾政那间在右侧,单大良便将贾雨村引到此处。

    单大良刚一挑帘儿,贾政便放下茶碗站了起来,拱手为礼,然后也是一愣。

    虽然妹夫信中已经说了贾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