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真人下山 (第3/3页)
教众人离王静渊他们这么近,王静渊还骂得这么大声,显然不是骂给明教众人听的。
少林寺内的僧人,也不好装聋子了,只能打开寺门,放武当与明教的人进去。
武当派的人为了礼数周全,是按照请柬约定时间来的,要不然也不用在赶到少室山后,还专程在山脚下留宿一晚。
但此时进入少林寺内,就见到除了峨眉、昆仑外,其他的五大派连同丐帮,已经到场了。
武当派是依照着请柬的时间,一大早就到了少林寺。其他门派居然像是等候多时一样,聚在这里。那就只能说明,少林与各门派约定好的时间并不同。
这样区别对待武当,不就是在这件事上,已经将武当认定为对立面了嘛。武当众弟子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回过味儿来。
宋远桥很是不忿,他一直以来都是秉持着道义,在这件事上抱着帮理不帮亲的想法,居然还被人如此对待。就算脾气再好的人,也是有些恼怒。
倒是张三丰,他却是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不发一言。
武当这边倒是没有发作,不过少林寺中的其他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原因无他,只要稍微有些江湖经验的人都看得出来。
张三丰这一身着装,所有的设计与细节,皆是为了方便动手而准备的。他想要干嘛?他准备要干嘛?
妈的,草率了。张无忌是那张翠山的儿子,张翠山当年是被他们逼死在了武当山上。如今张无忌被他困于少林,除了地点不一样,此时此刻不正如彼时彼刻吗?
张翠山死的那次,没有人被留在武当山,但是谁能保证,当张翠山的遗孤面临同样的情况时,那张三丰能忍第二次?!
少林寺的空闻方丈,作为这次“盛会”的发起人,虽然心下惴惴,但还是只能走出来打招呼:
“阿弥陀佛,贫僧见过张真人。”
张三丰也不回话,只是对着他笑了笑。
空闻见张三丰不说话,还是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张真人明鉴,谢逊身负三十余条血债,今日邀天下英雄共议,正是为还武林公道。”
张三丰还是不说话,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空闻,空闻被他看得头皮发麻,想着张三丰怕是根本不关心谢逊如何,又继续说道:“张真人虽德高望重,但张无忌身为明教教主,若武当强行干预,恐损江湖公信。”
张三丰仍旧不说话。少林光邀武林同道,明面上是想大家集思广益,商量出对于二人的处置办法。实则是,借这众口铄金,限制武当。
不过今天的张三丰极其反常,空闻用余光看向周遭众人,发现所有人都左顾右盼,就是不愿看向张三丰这边。
想要他们开口为自己说话,怕是更不可能了。空闻没法,只能退让一步:“但贫僧心知,张真人一向德高望重,绝不会有徇私之举。不如请张真人共同参详,以定二人罪责。”
言下之意就是,你先画出个道来,我们再细细详谈。但吊诡的是,即便少林服了个软,但张三丰仍旧不发一言,只是微笑着看着空闻。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感觉到不对了。整个少林为之一静,众人大气都不敢出,只是面带紧张色地看向张三丰。
张三丰现在这个态度,不像是想要善了的样子啊。无数人开始回忆起了,自己尚且年幼时,家中长辈讲述的甲子荡魔的故事。
再看向张三丰,只感觉对方和煦的笑容中,似乎多了一股子森然的意味。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控制不住地轻微颤抖。
武当二代弟子们也是有些迷糊,一般而言,张三丰不在的时候,都是作为大弟子的宋远桥暂代掌门之责,对外进行交涉。
但是在张三丰在场的时候,极重规矩的武当众人,确是不会越过张三丰进行对外交涉。现在张三丰不说话,他们当然也不能说话。甚至连他们也开始怀疑了,今天师父难道是真的准备动手?
王静渊感觉火候已经到了,便站了出来,面带惶恐地一把抱住了张三丰,像是在用自己的身体阻拦着张三丰:“师父您冷静啊!你已经这么多年没破杀戒了,可千万要冷静啊!
芷若,还愣着什么,还不快给师爷拿把椅子过来!”
闻言,众人哗然,甚至有些人已经准备要跑了。空闻也是赶紧吩咐身边的小沙弥:“快拿把椅子来,再沏杯……沏壶凉茶送过来!”
张三丰看着抱着自己,叫得极其浮夸的王静渊,苦笑着叹了一口气。
周围的人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张真人似乎在遗憾?遗憾什么?没能在被徒弟拦住之前就动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