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出城!荒野!踏向星辰大海! (第3/3页)
面上轻轻点了点,陷入沉吟。
翻到第二页,超算罗列的各项数据赫然在目,条条清晰直观:
【卫星城-大波镇】
【发起者:程野】
【方案综合评分:53分】
【建设可行性:21(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阻碍极大,技术门槛高、环境限制严苛,各环节推进均需突破重重壁垒,实施难度显著)】
【发展潜力:42 (具备一定的成长空间,未来在产业拓展、人口吸纳等方面有提升可能,但爆发力尚显不足)】
【方案可行性:69 (现实条件较为成熟,与现有资源匹配度较高,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整体性:63(方案各环节、各模块之间的衔接较为合理,能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但局部协同性仍需加强)】
【资源投入程度:65(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需求量处于中等水平,资源调配的压力适中,在可控范围内)】
“建设难度这么高吗?”
程野目光定格在第一项评分上,没想到大波镇的得分竟然只有21。
这和后面的60多分对比起来,太刺眼了。
他翻到评分表背面,果然看到了各项数据的排位参考:
【样本数量:36】
【位次:29,21,13,13,9】
【综合位次:17】
【仅针对一轮答案生成排位数据,该数据不参与后续评估】
“建设难度很高,潜力一般,但我给出的方案、大波镇对幸福城意义,以及资源投入却都是高分”
程野低声自语,心里渐渐有了数。
对于建设难度这一项,他尚有些疑问,但反应到整体位次以后,却符合了他对大波镇的最初期望。
这就是一个不热门,也不算冷门的地方,卡在所有点位的中游,竞争不算激烈的选择。
再往后翻,是第二轮考题。
最上面仍是针对他昨日方案的论述题,精准地挑出细节追问:
比如渔场的整体规划该如何布局,怎么把控渔场与居民区的空间距离,采取哪些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才能确保渔场水源不被周边潜在的感染源渗透污染.
还好问题不算多,只有12条。
但论述题之后,却多出了三道实操题,字迹加粗,格外醒目:
1.在大波镇白水河捕鱼,需捕获5种不同鱼类,提交样本。
2.走访方案内提及的关键地点,取样验证方案可行性。
3.徒步穿越指定乡道(由监督员全程监督,禁止作弊)。
这题
程野先是愕然,随即心头一松,看来昨天选择大波镇真是选对了。
超算果然会根据首轮选址针对性出题,若是选了那些热门地点,万一被派去钻地下管网探查,那才是真的麻烦。
“看来第二轮的核心,就是验证方案能不能落地。”
程野指尖划过“捕鱼”二字,忽然转头对江川道,“谢了。”
江川挑眉笑了笑,“这些是程检查官考题的配套装备,我是监督员,可别想贿赂我,您全程的表现我都会记录在案,如实上报检查站。”
话是这么说,可监督员刚好是江川就太巧了。
谁不知道江川是站长的贴身保镖。
丁以山既然愿意派江川过来监督,一方面是重视,另一方面
“难道丁以山对我的方案感兴趣?”
程野靠在椅背上暗自思忖,江川则将车开到机械署驻地。
几名工作人员麻利地围上来,很快给皮卡换上了花纹深刻的防滑越野胎,又在机械署的点位充饱了电量。
从早上六点半上车,到八点零五分才抵达南检查站。
受迁徙潮影响,此刻外出的拾荒者寥寥无几,通道前见不到多少排队的人。
虽按规定,检查站的外出通道要到九点钟才开启,但检查官执行任务,显然不受此限。
隔离门缓缓打开,几道检查手续快速递交完毕。
等到程野回过神时,那道象征着文明与无序交界的黄线,已赫然横在车头前方。
荒野的泥泞肉眼可见,连续的降雨在地面冲刷出条条细微水道,蜿蜒着伸向远方。
雾气像层薄纱笼罩着旷野,能见度约莫只有六七百米,远处的树影与废墟轮廓都显得模糊不清。
“怎么?紧张了?”
“没有。”程野深吸一口气,放下手里的资料,微微坐直身子。
“走吧,总是要有第一次的。”
车轮碾过黄线的刹那,他清晰地感觉到车身猛地颠簸了一下,仿佛穿过一层无形的隔膜。
心灵上的那道关卡随之跨过后,没有预想中的忐忑与焦躁,反而是一股浓浓的期待与畅快,像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出口。
现在的他,不再是看管这条交界线的守门人。
而是一个即将踏入全新世界、寻找那些无限可能的拓荒者。
摇下车窗,风带着湿意灌了进来,空气里的味道似乎也变了。
没有了秩序框架下的沉闷与压抑,取而代之的是泥土的腥气、野草的涩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属于荒野的野性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