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一百二十七章 检查难点,再见故人! (第1/3页)
天下着雨。
南检查站。
细密的雨丝被风卷着,从侧面突破防雨棚,吹打在程野的雨衣上。
趁着上一批人暂时被清空,四名工作人员拎着拖把冲了进来,快速清理着地上被带进来的泥浆。
今天,是检查站重启的第三天,虽然空雾还笼罩着,阴雨连绵。
但雾洞没再大规模爆发,总体还算平稳,进出的拾荒者数量有了小幅度的增长。
从执勤开始一连忙活了两个多小时到十点,程野这才有时间坐下来喘口气。
按照往常经验,下一批人流高峰在正午十二点左右出现,对应早上七点天大亮后动身返回。
“军刀,找人给我拿支笔过来,多拿几根,再带个新的本子,这根写完了。”
程野捏着没了油墨的中性笔,笔杆在指间转了半圈,靠在椅背上扬声喊了句。
“好的,大人!”军刀反手抓起挂在胸前的防务通,对着麦克风快速吩咐了两句,继续带着工作人员清理泥水。
这活儿实在麻烦。
混着碎石和草根的泥浆不能直接往下水道倒,万一堵了,就得他们等到检查站关闭后,连夜去疏通。
可夜里的检查站危险系数爆炸,谁敢出门,警卫都得在岗哨缩着。
所以只能从源头解决问题,要用滤网过滤几次,将泥浆大块的抬走处理,剩下的污水才敢顺着管道排走。
程野看了会,等到有人把笔和本子送过来,接过时忍不住摇摇头。
综合算下来,检疫B区应该是危险最小、麻烦适中、工作量最大的区域。
对于有实力的人而言,“性价比”排在四个区域末尾,还不如D区。
可对于一心想要苟着,例如李马太这种,简直是圣地!
根据这几天和拾荒者闲聊的信息,他已经总结出来不少高价值信息。
大多数人离开缓冲区后,活动范围不会超过幸福城周边一百公里。
敢往更深的荒野闯的,要么是艺高人胆大的小队,要么就是抱着搏一把翻身的亡命徒。
前者感染概率非常小,甚至要比隔壁A区的车队还要小得多。
因为这些小队为了在荒野里稳妥求财,立下的规矩严苛到近乎苛刻,很多规矩就算程野听起来也只能咋舌。
而亡命徒就不用多说了,出去十个,能回来的可能连两三个都没有。
更要命的是,这侥幸回来的两三个,被感染的概率基本是百分之百。
一般遇到这种人,直接拉去隔离,包不会出错。
抛去这两种情况,一百公里拾荒圈内,最热闹的当属近在咫尺的川市废墟。
作为旧时代人口近千万的大城市,就算幸福城搜刮了几十年,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依旧藏着挖不完的宝贝。
不说其他东西,就是背上一袋钢筋回来,价值都要比做工一天高得多。
其他类似金条、金首饰这种更是常事,时不时就有人带回来一些。
更重要的是,川市废墟有血龙军团盯着,就算有漏网的感染源潜伏,也掀不起太大风浪,安全系数非常高。
出了川市废墟,一百公里内还有四座县城、三十四个镇子,以及上百个散落的村落。
这些地方危险系数虽然会增加,但藏着另一种“宝藏”。
似刚刚离开的一个年轻人,就从缓冲区往南六十公里的大波镇,挖回来了四株叶片肥厚、涨势旺盛的白水草。
这是石省罕见长在地里,却不会被超凡诅咒影响的几种变异植物之一。
根据手册所言:其作用也是不凡,叶片碾碎后加特制溶剂,经离心分离能提取出一种透明原液。
把原液涂在防护服、盾牌或者武器上,一旦接触到感染源或异常环境,就会立刻透出淡紫色荧光,能挡掉不少感染风险,在荒野里就是保命符。
缓冲区的收购点给这草开的价是抽成5%以后,一株到手50贡献点,四株就是200点。
哪怕按照官方兑换幸福币的比例,1比7,都要足足1400币。
跑去修管道,累死累活干小半年才能攒下这个数,足以证明外出拾荒的收益之高。
“张小凡;24;9.41;检测过程如下:确认无感染风险;收获:白水草四株;自述前往地点为:大波镇周边.”
程野一边念叨,一边记录下刚刚的检查过程,笔尖在纸页上划出沙沙声响。
这是B区检查官每天最繁重的工作,几乎占据了工作量将近70%之多。
尽管记录不需要很复杂,只要把姓名、年龄、进入时间、简略的检查过程,以及最重要的收获和前往地点记录下来,进行留档,方便日后追溯就行。
但检疫B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按每天记录六百人来计算,基本没有停下来休息的时间。
而等他这边记完,检疫B区的文书人员也不能闲着,必须要在晚上把所有信息收拢,逐字逐句敲进缓冲区的服务器里储存起来。
通过居民系统,将这些记录与每个人的基础信息进行对应,点开来就能清晰看到这人半年内的进出频率、每次带回来的东西、常去的活动地点。
而利用这些杂七杂八的数据进行分析,其实就是现代大数据的雏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