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权杖之重 (第3/3页)
御赐监国杖!上打昏君,下诛佞臣!”
金杖顶端的夜明珠骤放强光,竟在雨幕中映出李世民临终景象:老皇帝挣扎着将金杖塞给太后,唇语分明是“护允和”!
满街将士哗然跪倒。李承乾脸色煞白如纸。
太后杖指崔琰:“此獠构陷宰辅,给哀家拿下!”凤九的袖箭应声穿透崔琰膝盖。
暴雨渐歇。兴庆宫暖阁内,太后将金杖横置案上:“先帝早料到今日。”
杨世民摩挲杖身“贞观永治”的铭文,喉间哽咽。
“他留给你两条路。”太后展开黄绫,“若愿辅政,凭此杖可废昏立明;若倦了朝堂...”她指向窗外星空,“三日后荧惑近天穹,或有机缘归去。”
杨世民望向庭院。卢珊正教儿女用火药残渣栽种耐寒稻——那是他穿越前研究的课题。梦玥兴奋地喊:“爹爹!稻种发芽了!”
更漏声里,李淳风匆匆呈上星图:“天象异变!荧惑之径偏离古籍记载...”图中红线蜿蜒,最终停在紫微垣边缘。
杨世民瞳孔骤缩。那终点坐标,竟与他当年穿越时的实验室经纬度完全一致!
子时,观星台顶。浑天仪在星辉下泛着幽蓝。李淳风扳动机关,铜镜阵列聚焦月光,光门在漩涡中再现。门内不再是街景,而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实验室操作台,烧瓶里的溶液还冒着气泡。
“相爷,门只能维持半刻!”李淳风嘶喊。
杨世民取出贴身珍藏的怀表——外壳早已换成唐代金饰,内里却仍是现代机械。表盘背面刻着父母赠言:“愿吾儿志在四方”。
“爹爹!”梦玥突然扑来抱住他小腿,“别走!梦玥背完《周髀算经》了!”
卢珊将儿女揽入怀中,泪眼含笑:“去吧。此间事,我担着。”
杨世民颤抖着举起怀表,表盖弹开瞬间,一道光束射向光门!操作台突然浮现光影键盘,光标在“时空通道关闭”选项上闪烁。
他猛地攥紧怀表,转身将妻儿拥入怀:“四方之大,此处即家。”
金表划出弧线没入光门。按键落下的刹那,万千星辰在头顶炸裂如烟花。
晨光刺破云层时,新帝跪在相府门前。杨世民扶起他,将监国杖横在两人之间:“陛下可知此杖为何如此沉重?”
少年天子茫然。
“它压着先帝的江山,托着万民的饭碗。”杨世民望向朱雀大街升起的炊烟,“臣愿以此重换陛下一诺——秦岭铁路复工,《贞观法典》颁行。”
李承乾郑重三叩首。起身时,年轻帝王眼中锋芒尽敛,唯余澄澈:“请相父...教我治国。”
雪后初晴,铁轨重新向秦岭延伸。杨世民站在蒸汽机车前,亲手为铁轨拧紧最后一颗螺钉。身后传来卢珊的轻唤:
“郎君看,荧惑星淡了。”
他仰首望去。那颗猩红的灾星正隐入朝霞,恍如十年前初遇长孙皇后那日,长安城外的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