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狂野西风 (第2/3页)
前那样“嫌弃”。
“珍惜还能打乒乓的日子吧,我刚听气象班的老徐说了,明天船就要进入西风带,到时候别说打球了,能不能安稳从床上爬下来都是难事。”
杨明端着两瓶冰镇的盐汽水走过来,一瓶递给马舒舒,一瓶自己对嘴吹了大半。
如此“见色忘义”的行径让赵阳深感不齿,但相比于掰扯“要兄弟还是要爱情”的千古难题,“西风带”这个词汇更能让他脑壳隐隐作痛。
西风带又称“暴风圈”。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赤道海域的空气受热上升,分别向地球的南北两极流动并与极地所释放的冷空气相会,这样就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
这块区域的位置基本上介于南纬40度到60度的洋面上,由于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南半球的洋面上气旋主要向东运动,这就让西向风在“暴风圈”里常年盛行,故而得名“西风带”。
西风带是每一位远洋船员的噩梦,它会以平等的“暴虐手段”折磨着每一条试图穿越的船只。
根据数据显示,西风带内终年吹着平均风力8级以上的强风,所引发的海浪均高超过7米,甚至有记载还出现过30米的滔天巨浪。
如此恐怖的景象,若是放在陆地上就是4级毁灭性海啸的标准,足以摧毁任何敢于挑战它的力量。
当天晚饭后,船上就发布了关于准备进入西风带的特别广播,船长张向晚临时增加了二十多条保障措施,郭坤也特别要求所有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很多没见识过大风大浪的年轻队员还有些不以为意,认为只需要五天就能穿越西风带,再艰苦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但赵阳却从严奇、张松等一众前辈的脸上看到了罕见的紧张和焦虑,这让他意识到西风带的危险性或许远远超过大部分队员的想象。
这不像晕船,顶多就身体不舒服,再严重挂个水也能死扛。
但若是狂风和巨浪直接对船体造成了严重损伤,不仅会影响南极建站任务的进度,甚至最极端还有可能出现船毁人亡的情况。
12月12日的凌晨,躺在床上的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