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我们这是忆苦思甜! (第2/3页)
些人学会汉语,就将其在军中打散!”
李万年还是很认可契丹人的战斗力的, 只是碰到了他,那算是倒了大霉。
“这样也好,但契丹人不可全信,甚至节度使也不信任王庭了!”
秦玉说这件事,倒是给李万年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信号,当时看到王庭那么桀骜,还以为这位深受王守义的信任呢,起码也是比较信任的状态,没想到是不信任。
“是不是王平的事情,让这位无法相信自己的义子们了,尤其是外族义子?”
李万年笑着问道。
“不错,各地藩镇收节度使是从玄宗时代埋下的祸根,到现在依然如此,目的就是节度使想通过这种父子之情,让下面的人不敢以下犯上!但一个成年人愿意拜一个年纪不比自己大多少的陌生人为父,本就居心不良,所以这种父子之情也就是镜中水月!”
秦玉对这种父子感情是十分不屑的。
“秦大人所言不错,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的义子王都深得宠幸,被王处直任命为节度副使,对他比对自己亲儿子都亲,但结果就是王都依然要叛变!”
李万年的年纪很大,他要收义子很合理,但他到现在没有这个想法,因为再亲的义子都不如自己生的!
“嗯,这些契丹兵你就带走吧,毕竟这些年幽州镇的人口并未增长,反而有减少的趋势,兵源的补充已经越来越难了!”
秦玉作为幽州刺史,对此深有感触。
“是的,在安史之乱之前,河北三镇户口百万户,总人口有六百多万,其中幽州镇人口最少,统辖七州,总户二十三万户,总人口将近一百五十万人,但现在只有不到百万人了!”
李万年如此说道。
秦玉感慨道:“没想到你对幽州镇的了解不比我少,不错,从玄宗开始,天下大乱,李唐虽然屡有中兴之主,但依旧无法改变藩镇割据的情况,而各地藩镇横征暴敛相互征伐,导致百姓流离失所,而幽州镇的人口再也没达到安史之乱之前的规模了!”
秦玉十分的感慨,作为一个文官,最想看到的就是百姓安居乐业,但天下未出雄主,导致无人结束这乱世。
“期待有一天能够天下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