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凤驾归宫 (第2/3页)
臻。若能如此安享岁月,便是臣与阖族,对娘娘最大的期盼与祝愿!”
此话一出,水榭之中,气氛骤然再变!
贾敬和贾赦,几乎同时浑身猛然一顿!
两人骤然抬头,老眼中精光爆射,盯住贾玌的后背!
贾蓉和贾琏两个年轻一辈的精明人反应更快!
下意识地将头埋得更低,紧接着不约而同地飞快往对方方向侧瞥了一眼,目光在半空中狠狠一撞!
只一眼,便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甚至是几分骇然的明悟!
作为年轻一辈中年纪最高的二人,在贾府长大的见识和官场中的经历,已足够让他们瞬间理解贾玌这番话的弦外之音!
其他稍微灵醒些的女眷,乃至那些随侍的宫女、太监,也都感觉到那股无形的压力,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最紧张的莫过于是跪在角落、一直低头奋笔疾书的那位老翰林官!
他手中的饱蘸墨汁的湖笔猛地悬停半空,心口骤然狂跳,手心瞬间沁满冷汗!
“我的老天爷!辽国公爷啊!您这......这话让老朽如何落笔?”
老翰林官只觉得喉咙发干,心脏狂跳。他浸淫官场数十年,深谙宫廷忌讳,如何听不出这看似温情脉脉的祝福下,那冰冷的实质——
这是贾府族长、帝国国公,在代表整个家族,对当朝贵妃下达的“绝嗣令”!
是赤裸裸地要求贵妃安于现状,绝不可再为皇家诞育子嗣!
尤其不能有皇子!
此等干预天家血脉、规划后宫之事,乃是大忌中的大忌!
一旦记录在案呈送御前,会掀起何等波澜?!
他额角青筋跳动,脑中飞速权衡。
如实记录?这措辞太过敏感!避重就轻?又恐失职!
最终,他一咬牙,心中暗道:
“罢了!是非曲直,自有天听圣裁!老朽......唯有据实直书!”
手腕一沉,那饱蘸浓墨的笔尖终于落下,在簿册上飞快地添上一行字!
就在这满场沉寂、各怀心思、暗流汹涌之际——
一个苍老的声音陡然拔高、响起!
“娘娘容禀!”
贾敬从人群中大步走出,对着贾元春深深一揖:
“国公所言,实乃道出了老臣,亦是咱们阖族上下日夜悬心、焚香祷告之至愿!”
他目光慈和地看向贾元春和怀中的小怀瑾,语气充满了长辈的疼惜:
“怀瑾公主,是娘娘的心头肉,更是上天赐予我贾氏的无上福缘!惟愿娘娘凤体永驻安康,福泽绵长!更愿娘娘与公主殿下母女情深,长伴左右,共享这人间至乐天伦!
此情此愿,天地可鉴,祖宗共证!若得如此,便是贾氏一门最大的福报!”
贾赦跟着出列,也顾不得许多,深深作揖:
“臣......贾赦亦是此心!唯愿娘娘与公主殿下平安喜乐,福寿康宁!长乐无极!”
紧接着,如同被点燃的薪火!贾政、贾母、贾梁氏.....连同贾蓉、贾琏以及后方那黑压压一片的贾府男丁女眷、管事仆从——!
呼啦啦一片衣袖摩挲之声,所有人再次深深躬身行礼(或跪拜),声音如同山呼海啸,响彻水榭内外:
“臣等(奴婢等)——惟愿娘娘凤体安康!公主殿下福慧双全!母女长伴,共享天伦,平安喜乐,福泽绵长!!!”
这震耳欲聋、饱含“祈愿”的声浪,彻底淹没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杂音,也将贾元春那本就渺茫的、关于其他可能的念头,彻底碾碎!
贾元春抱着小怀瑾,看着阶下黑压压跪倒一片、山呼海啸送出“祈愿”的族人。
她聪明,知道再生皇子对贾家就是催命符!
贾家如今权势太大,皇帝岂能容忍一个有贾家血脉的皇子?
那就是取死之道!
贾玌和全族这“平安长乐”的祈愿,是救赎——断了这条路,贾家和她母女才能活!
她低头看看怀里被声浪惊到瘪嘴的女儿,心一横:
够了!有怀瑾就够了!守住她平安长大,就是自己这辈子唯一的事!
再抬头,她脸上只剩平静,甚至带点母亲的笑意。
“本宫谢过诸位心意。”声音压住余音,目光扫过贾敬、贾赦、贾政,最后定在贾玌身上,“怀瑾便是本宫此生所有。诸位所愿,本宫记下了!”
她语气陡然加重:
“本宫定当珍重自身,倾尽全力抚育怀瑾,护她平安喜乐,与她共享天伦......不负阖族之望!”
“不负阖族之望!”——
这六个字,就是她认命了!以后只做怀瑾的娘,安分守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