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以诗明志 (第3/3页)
饱含欣慰与激动的脸上短暂停留,最后,落在了贾玌身上。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位当朝贵妃,贾家最尊贵的女儿,竟敛衽垂眸,对着贾玌——她的族弟、帝国的辽国公——盈盈屈膝,行了一个福礼!
“此身此志,感天动地!此心此愿,泽被苍生!本宫代天家,感念国公擎天护国之功,亦代贾氏满门,谢族弟砥柱中流之德!辽国公......请受本宫一礼!”
这一礼,敬的是擎天护国之功!
这一礼,敬的是赤诚忘私之志!
这一礼,敬的是“但愿海波平”的万世宏愿!
水榭之内,落针可闻,唯余那十字真言,与这三敬之礼的千钧之重,在每个人心头回荡不息!
短暂的死寂之后,水榭内嗡然一声!
贵妃娘娘!当朝皇妃!待天家对辽国公行此郑重大礼!
这已非仅仅是家族情谊,更是天家对擎天巨柱功勋与志向的至高认可!
反应过来的众人,无论是贾政、贾母等长辈,还是探春、惜春等姐妹,乃至贾琏、贾蓉、贾环、贾兰等子弟,无不慌忙起身!
动作虽因震惊而略显仓促,却又无比的肃穆与庄重!
贾政、贾敬等长辈,率先朝着贾元春的方向深深一揖,表达对皇妃行礼的敬重,随即转向贾玌,亦是郑重长揖!
他们眼中含着泪光,是为家族有此麒麟儿而激动,也是为这撼动心魄的一幕而感怀。
探春、宝钗、迎春、惜春、邢岫烟等一众姐妹,更是齐齐敛衽垂首,对着贾元春盈盈福身,而后同样转向贾玌,行以最庄重的女子之礼!
她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对兄长的无限崇敬。
贾琏、贾蓉、贾琮、贾蔷、贾环、贾兰等一众男丁,则是在长辈之后,齐刷刷地朝着贾玌的方向,单膝触地,行以军中最重的半跪抱拳礼!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眼神坚定,向他们的族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国公爷(哥哥/族长)!”
不同的称呼,却饱含着同样的情感——那是发自肺腑的敬服与誓死追随的决心!
一时间,水榭之内,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向着贾元春和贾玌的方向,或揖、或福!
场面壮观!
而就在贾元春盈盈屈膝、福礼将成未起的刹那!
贾玌没有丝毫犹豫,已躬身,双手抱拳高举过额,行了一个大揖之礼!
“娘娘折煞微臣了!臣惶恐难安!为国尽忠,为民守土,乃臣之本分,何敢当娘娘代天家、代宗族如此重礼!臣,愧不敢受!”
......
水榭内,贵妃行礼,国公逊谢,满门肃然动容的气氛尚未散去。
廊庑下阴影里,几位身着青袍、手持笔墨簿册的礼部随行官,早已屏息凝神,笔尖悬于纸上。
方才那惊雷般的诗句——以及辽国公贾玌随后诵出的全篇,字字千钧,犹在耳畔回荡。这等胸襟抱负凝成的句子,远超寻常吟咏,直指社稷根本!
领头的老翰林官,执笔的手稳如磐石,眼中却难掩震动。
这等格局气魄,句句贴合自身功业行止,实乃罕见!
翰林官深吸一口气,再无半分迟疑,手腕沉稳落下,在记录簿上工整书写,字迹一丝不苟:
“…辽国公贾玌,应众请诵诗,辞曰:‘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公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闻者皆肃然。”
“诗毕,贵妃娘娘感其忠志,离席......敛衽垂眸,向辽国公行福礼......曰:‘此身此志,感天动地!此心此愿,泽被苍生!......代天家,感念国公擎天护国之功,亦代......谢族弟砥柱中流之德!’”
“辽国公遽然躬身,抱拳高举过额,深揖逊谢,对曰:‘惶恐难安!为国尽忠,为民守土,乃臣之本分!’”
“时贾府阖族震动,肃然起敬,礼敬贵妃及国公。”
记录至此,周翰林笔锋稍顿,略作沉吟,终在末尾添上一句:
“国公此志,昭昭如日月,实乃社稷柱石之明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