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章 开了眼 (第2/3页)
的同考官均由翰林、春坊官担任,这一手消息余令早就知道了。
考试也是三场,考试内容及要求与乡试相同。
录取名额的话有稍稍的变动。
洪武至宣德年时每届会试录取一百人名左右,到了成化年就变了。
每届会试录取三百人。
今年因为恩科,考生自然会多。
加上历届下榜及因故未能参加会试的举人,这一次的会试大概有两千多人。
余令算了一下,录取率约七比一,可能还会低一些。
录取率应该不变,因为过了年之后还有一场考试
可会试的考试有一个谁都不敢避免的问题,也就是大明各地区间的考生平衡问题。
如今称之为,南卷,北卷,中卷。
以前是南北卷,在宣德年加了一个中卷,是南、北各退卷五名为中卷。
这种分配办法既体现了对江南地区的政策倾斜。
也兼顾了朝廷对北方和西南地区的政策保护和学子的重视。
但要论考试,还真的就是南方强。
可落第学子更愿意相信科场舞弊是真的,他考不上不是因为学问不行,而是有人作弊顶替了他的名额。
余令知道这个情况会有,因为考场作弊发生过。
可却不是南方学子比北方强的根本原因。
听凉凉君说他们那边的每三个村子里几乎都有一个启蒙的私塾。
一个县必有一个书院。
南边的学风真的很好。
仓廪足而知礼节,经济是教育的基础。
简单的说来就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南方的环境历来比北方稳定。
余令是考北卷。
余令还知道会试及第其实不是进士,应该叫做贡士。
可因为会试的录取名额和殿试为等额。
成了贡士,自然就是进士了。
“解元兄,余解元兄你这是在找互保对么,你看我行么,家父溧水县县令,保书真真的,绝对不坑人……”
“解元跟我互保吧,我也是头次考,文馆里咱们见过的....”
望着自来熟的人往这边挤,余令也赶紧迎了上去。
不是余令找不到互保的学子,而是余令有被害妄想症。
自从在东厂办事,看了那些卷宗之后……
余令觉得身边全是坏人。
后世有变态,如今也有,卷宗里,有一大本写的就是考场上的事情,那手段真是层出不穷,颠覆三观。
所以互保学子都是找知根知底的。
有的人是真的破罐子破摔,考试考疯了,接连落第让他崩溃了。
拼着受罚,他也要拉四个人下水。
这样的人多出现在屡次不中的学子群体。
中第后喜疯了那是美谈,有的人没考就已经疯了。
“解元兄你看,这是廪生出具的我的保结......
解元兄你放心,我这次是第一次考会试,干干净净,没有晦气。”
已经凑过来准备看看余令长什么样子的袁崇焕发出一声冷哼。
他这次第五次考,互保也搞好了。
如这个学子所言,他这个落第四次的人不是很讨喜,和他互保人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喏,那个是就是袁崇焕!”
顺着林大少手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