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 章 守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第52 章 守心 (第1/3页)

    朱县令讲古很厉害。

    在余令看来就是这样的,他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讲得很清楚。

    唯一缺憾的就是里面的人名字太多,好多还都是那个人的“字”,余令记不住那些人。

    他说,晋商的崛起源于大明开国。

    早在洪武爷逐鹿中原开始驱逐鞑子的时候这群人就已经出现了。

    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大明立国给了很多帮助。

    所以在大明立国以后,他们的回报来了,也就是所谓的“开中法”。

    朝廷赐予这些帮助大明立国的商人“盐引”文书。

    凭借着身后有朝廷,这群人开始开展盐铁贩运业务。

    朱县令讲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他说,自汉武帝开始盐铁专卖就是朝廷专属,因为是民生必备的物资,用余令的话来说利润堪比军火。

    因为利润大,靠着朝廷这群人迅速崛起。

    随着土木堡之变之后,鞑子获得了大批军户和军备,力量猛地飞跃。

    大明北部边境地区和鞑子之间局势紧张了起来。

    北部战线上的九边驻兵数有七十多万人,战马数十万匹,这些兵马需要巨额粮饷供应来维持。

    朝廷把食盐的专卖权彻底地交到这群人的手里。

    靠近九边防区的晋商,秦商一下子就占据了天时地利,走上了贩盐为边军纳军粮的道路。

    这群人的力量再次扩增。

    等到现在,朝廷想管已经管不了了。

    “孩子,刘指挥佥事就是秦商,他涉足于蒙汉马市交易以及私市交易,他就是长安府茶马贸易后面的那个人!”

    余令抬起头,不解道:

    “朱伯父,说的晋商,你怎么说到了秦商上去了?”

    朱县令闻言苦笑道:

    “孩子“秦晋之好”你应该知道吧,这秦晋两地百姓有着几乎相同的风俗习惯,又都靠近九边重地,这么说明白么?”

    “知道了,不分家!”

    朱县令接着说道:

    “孩子,自古商人多薄情不是说所有的商人都如此,而是大多数都如此。

    你说他们为什么和疆域外的部族做生意?

    他们会说在商言商,盐铁专卖是朝廷允许的,他们只不过是辛辛苦苦的赚个差价!

    趋利避害的本能,不能和薄情寡恩一起算,这么说不对,过于刻薄了!”

    望着苦笑的朱县令,余令能明白他的感受。

    这样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是挑不出一点毛病,就跟后世喊着科学无国界的那群人差不多。

    道理是没错。

    可科学家有祖国,商人他也有祖国,有所为,但也要有所不为。

    朱县令从未跟人聊过这种心事。

    身为朱家人,他毫无疑问的盼着大明好。

    因为这是他先祖的荣光。

    余令的话打开了朱县令的话匣子,他咬着牙说出了他心中的愤懑。

    他觉得余令就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就算知道了,也并不会理解这中间的弯弯绕绕。

    不会明白这里面的利益纠葛!

    “数百年一晃而过,这群人如今有钱,子弟无数,担任要职官员无数,他们知道,无论今后谁当皇帝,都离不开他们!”

    朱县令深吸一口气,喃喃道:

    “就算是改朝换代他们也不怕。

    他们会跟做生意买铺子一样去支持,他们甚至觉得任何人当皇帝都无所谓,因为都离不开他们。”

    朱县令突然呵呵一笑:

    “世人都说天下安定,则盛事已至。

    小余令你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badaoge.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