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坚定分子、动摇分子、异己分子 (第3/3页)
,蒙古人占比高达两成五?”
“回皇上,这就和坚定分子里满洲人占比高是一个道理,满洲人要么是保皇派,要么是是自由派,他们不会摇摆。”
顺治似懂非懂。
“你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回皇上,依据有三种:提拔路径、日常言行、秘密材料。”
顺治换了一个话题。
“爱卿,有2成的异己分子是十岁以下的小男孩,还有4成是十四岁以上的旗妇,你的依据又是什么?”
“回皇上,我们的先贤说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异己分子的爹肯定会生出异己分子的儿子。”
“爱卿,为何十四岁以下旗女全部被归入了动摇分子?”
“臣认为出嫁之前的女人,其立场是模糊的,意识是模糊的,她们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年人,她们的思想会因环境而不断发生改变。”
“好。朕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准备怎么对待异己分子?”
“首恶必杀,其余人尽量矫正教育。”
顺治沉默了,过了许久,他说道:“朕的原则是既要统一思想,又要保护满洲旗丁存量。”
这句话很含糊,很阴险。
翻译成人话就是:
第一,朕不会给你书面旨意。
第二,朕不问过程,朕只要结果。
第三,如果民愤太大,乱子太大,朕会借你人头一用。
顺治的做法可以归纳为:不发旨意,口头传达,不留痕迹,不担责任。
……
乾清门。
侍卫领班谄媚的跟上蒋青云。
“总宪,天雪路滑,奴才扶着您。”
“你身上的黄马褂代表的是皇家威仪,如此低三下四?成何体统?”
“总宪您办的是最紧要的皇差,奴才扶着总宪,就等于在为皇差保驾护航,奴才扶的理直气壮。”
蒋青云望了一眼这个憨厚的家伙。
“你叫什么?”
“奴才是御前二等侍卫,正黄旗人,伊尔根。”
快走到午门时。
“伊尔根。”
“奴才在。”
“以后家里若是遇上了什么困难,要及时的和组织开口。”
“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