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番外 七:大皇子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番外 七:大皇子完 (第3/3页)

贤妃推开大皇子,握住蔡繁之的手,关心道:“繁之,读书累不累啊,压力不要太大,今年没考上,三年后继续,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蔡繁之回握住敏贤妃的手,扶着敏贤妃坐下,“母妃放心,儿臣不累。”

    蔡繁之耐心的与敏贤妃说话,无论敏贤妃说什么,蔡繁之都认真的接上,没有一丝不耐烦和敷衍。

    对大皇子及他的亲人,尤其是敏贤妃,蔡繁之心中眼中,是满满的真诚实意。因为人与人之间,多是真心换真心,在大皇子一家身上,她感受到了真正的好。

    前年,皇上下旨开放女子科举,她喜极而泣,她学的一切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祖父支持她参加科举,可是招来父亲母亲的反对,他们认为,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稔王妃,就该安心的嫁给稔王,早日生儿育女,坐稳稔王妃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心太大。

    父亲母亲一直看不到她的努力,就算有祖父的支持,母亲的干扰也让她心烦意乱。

    最后是大皇子亲自出面和父母交涉,她们才不反对的。

    母妃知道一切后,不但没有像母亲一样怪她心大,而是赞美她读书好、聪明,更是经常关心她累不累,怕她压力大,时不时宽慰她。

    大皇子不止支持她参加科举,还送她去最好的书院,给她提供最好最实际的帮助。

    令她最感动的是,大皇子居然主动提出暂时不要孩子,等明年会试之后再说。

    所以,亲与不亲,好与不好,哪是血缘关系能定的。

    陪了敏贤妃一下午,大皇子和蔡繁之回府。

    学院只准了三天假,蔡繁之学业忙,大皇子没有打扰她,在书房看农书,经常陪着她挑灯夜读。

    次年二月,蔡繁之不负众望,中在二甲第七名,蔡繁之正式学习迟,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蔡繁之进了六部之首的吏部,官位不高,正八品吏部主事,蔡繁之却很满足。

    随着相处的时间越久,大皇子和蔡繁之的感情愈发好了。

    蔡繁之身上少了一份清冷,多了温情,对大皇子更温柔,更有耐心。

    大皇子在成婚后,贪玩的脾性还在,经常和九儿等人打打闹闹,与肖政顶嘴,气敏贤妃。

    但也开始认真办事,专研农书,耐心的与蔡丰学习经验,经常亲自出现在地里田间。

    政历二十年秋,在稔王府的一颗橘子树上,竟真的结出了五种不同的橘子,一时,引来无数人观看。

    也是同年腊月初十,蔡繁之于稔王府内诞下大皇子的嫡长女,大皇子高兴的恨不得天下皆知,在拒绝了父皇赐名后,深思熟虑了一个月,取了一个‘媛’字,蔡繁之问其有何重要意义,要想一个月,大皇子抱着女儿一脸痴笑的回道:“没重要意义,就字面上的意思,心爱之女”。

    政历二十七年,蔡繁之升任正四品吏部侍郎,大皇子接替了蔡丰的位置,成为了新一任司农卿。

    大皇子在司农卿的位置上坐了整整二十年,此二十年间,定安的粮食逐年增加,司农司多了许多农桑方面的人才,大皇子带领这些人,不断实验,不止研究出一大批实用的新型农具,还成功培育出了多种高产的农作物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不易生病,大大提高了产量。

    大皇子成为肖政所有皇子中,做的实事最多的一位。

    大皇子的功绩,同样得到小满的肯定,大皇子已是亲王,不可再封,所以在文琮五年,小满下旨,升大皇子母妃敏贵太妃为敏皇贵太妃,同时,封大皇子长女为公主。

    大皇子一生顺遂,幼时父母疼爱,长大后夫妻和睦,与王妃一生只育有一儿一女,后院干净,一人一心到白首。

    大皇子天生心性纯良,疼爱手足,每个弟弟妹妹都得过他的关照,包括后来是皇帝的小满,小时候大皇子也照顾他的不少。

    稔王府,成了皇子公主们最爱去的地方,隔三差五会选在稔王府聚一场。

    就算后面小满退位,依旧记着这个大哥,嘱咐新帝,逢年过节,千万别忘了稔王府。

    ——大皇子故事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