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章 后勤装备中心 (第3/3页)
加装了一个防护盾和三脚架。
这种设计使得M1910重机枪能够灵活地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三脚架或车轮作为稳固支撑,车轮的设计更是极大地提升了机枪手移动机枪的便捷性。罗兴国正是看中了它的这一点。
罗兴国安排生产了10挺,因为该型号接近1914年,所以系统加权系数均为1.0,没有任何优惠。
重机枪选好后,他又在生产目录中翻找起其他武器。
丁伟在与罗兴国的先前探讨中,提出了需要一款攻城拔寨的武器,鉴于战车工厂现在无法建造,所以还需寻找一件能在后勤中心生产的攻坚武器,以解燃眉之急。
这让他想到了一件武器,在西方大放异彩的康格里夫火箭,就是不知道后勤中心能否生产,就怕他被分到战车工厂中。
“小英,后勤中心能生产康格里夫火箭吗?”罗兴国忐忑地询问着。
“指挥官,后勤装备中心能够生产康格里夫火箭,它在生产目录上。”
罗兴国暗自窃喜,终于有可暂时可以替代火炮的武器了。看了下价格,32磅的生产成本只需20,42磅的生产成本需要30,52磅的生产成本需要40。
生产时间与步枪生产一样,都是一小时一枚,因为这种武器生产定型时间与1914年相距甚远,所以他的加权系数均为0.5。
钱是英雄胆,金是男儿腰。看着这物美价廉的武器,令罗兴国极其心动,恨不得立刻生产上万枚,夷平巴达维亚,将殖民者赶出亚洲,但奈何钱包不允许。
罗兴国只能暂时放弃这个美好的想法,先暂时安排生产10枚52磅,20枚42磅,50枚32磅型火箭。
一番折腾下来,罗兴国望着剩余的七万多资金陷入了纠结,是继续爆兵爆装备,还是继续攒着建造采矿场,但有了采矿场还必须配套建造矿石精炼厂,但看着每个高达十万的造价,又让他陷入了沉思。
就在罗兴国纠结沉思之时,丁伟的声音适时地在门口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