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寒关血未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寒关血未凝 (第2/3页)

,随即戛然而止。邓瑶卿头一歪,彻底昏死过去。高肃看着那狰狞的伤口和满地的血,看着邓瑶卿毫无生气的脸,心如刀绞,虎目中的泪水终于滚落,砸在冰冷的地面上。

    ***

    天启城,紫宸殿。烛火通明,亮如白昼,却驱不散殿内压抑的寒意。

    萧胤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份来自上党的最新战报:慕容垂首战受挫,伤亡逾千,壶关守将高肃抵抗异常顽强,其军中似有一女医官,救治得力,提振士气,更以身护旗…帝王的目光在“伤亡逾千”和“女医官”几个字上停留片刻,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光滑冰冷的紫檀木面,发出笃笃的轻响,每一下都敲在殿中肃立的几位重臣心上。

    “陛下,”司徒崔宏须发如雪,声音低沉如古井,“慕容将军首战不利,折损颇多。壶关之坚,守军之韧,恐远超先前预估。十日之期…恐…”

    “恐什么?”萧胤抬眼,眸光锐利如刀锋,直刺崔宏,“崔司徒是想说,朕的旨意,慕容垂完不成?”他的声音并不高,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威压。殿内空气骤然凝固。

    崔宏垂首,脊背却挺得笔直:“老臣不敢。只是…壶关天险,守军哀兵,强攻徒耗精锐。且那女医官之事…若宣扬开来,恐有损我军威名,更添守军死志。老臣斗胆,是否可暂缓攻势,另寻他法?或遣使招降高肃?此人据闻并非杨平嫡系,或可…”

    “招降?”萧胤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打断崔宏,“崔司徒以为,那高肃,在杀了朕数百精骑,伤了我大桓锐气之后,还能摇尾乞降?至于那女医官…”他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情绪,似是欣赏,又似是厌烦,“不过一妇人,妄图螳臂当车!传旨慕容垂!”萧胤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朕再给他三日!三日内,若壶关未下,提头来见!朕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强攻!夜袭!挖地道!堆尸山!朕只要结果!那面‘高’字旗,必须从壶关城头消失!那女医官…”他顿了一下,语气森然,“若擒获,押送天启城!朕倒要看看,是何等人物,敢阻我大桓兵锋!”

    “陛下!”崔宏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震惊和不认同,“如此强令,恐激起守军死战之心,徒增伤亡!且那女医官…其行虽逆,然其勇其义…”

    “够了!”萧胤拂袖而起,玄色龙袍在烛光下翻涌如怒涛,“崔司徒!军国大事,岂容妇人之仁!朕意已决!退下!”那不容置喙的帝王威严,如同实质的寒冰,瞬间冻结了崔宏后面所有劝谏的话。老司徒看着年轻帝王眼中那近乎偏执的冷酷和不容置疑的权威,心中一片冰凉,深深一揖,步履沉重地退出大殿。殿内只剩下萧胤一人。他走到巨大的舆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壶关的位置,眼神幽深。慕容垂的悍勇与鲁莽,崔宏的持重与“软弱”,壶关守军的顽强,还有那个不知死活的女医官…这一切,都让他胸中那统一天下的雄心,蒙上了一层难以言喻的烦躁。他需要胜利,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的意志,来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敌人!为此,付出一些代价,在所不惜!然而,内心深处,一丝对那“伤亡逾千”数字的隐痛,以及对崔宏那句“徒增伤亡”的微弱回响,如同细小的毒刺,悄然扎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