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群英荟萃,各显神通。 (第2/3页)
官营企业,引进公司的武器生产技术,锻造钢铁。】
【第五条,设立徐州银行,以徐州的税收和李婉荺政权信用作为担保,对政府发放建设贷款。】
【李婉荺政府可以使用此贷款从凉州纺织公司的手中购买技术和生产线。】
【民间团体也可以贷款,在徐州投资商铺,开设工厂。】
【对内则开始改革吏制,把以前朝廷任命的许多无用官员一一裁撤,用人不问出身,只看能力。】
【李婉荺在大量发放贷款刺激徐州发展的同时,自己则带头节衣缩食,每天只吃两顿饭,每顿只吃一个菜。】
李婉荺花费脑细胞,进行了细致而全面地改革。
可她收获的反馈也是极为明显的。
变法仅仅进行了六个月。
李婉荺就靠着引进公司的炮管铸造组装技术,成功在徐州城建立了第一条长管炮生产线。
该生产线在钢铁产量严重受限的情况下,每天依然可以铸炮两门,炮弹数百。
火炮刚刚列装,李婉荺就把其装配给了徐州新军。
而正是这支装备了三十门铁炮的混合编制的新军,在燕州军最擅长的平原中,正面击败了燕州军的百战精锐,彻底改变了战争形态。
……
然而。
由于李怡菲数轮推演,死得都太早。
她对于体制化的改革,根本就没有认知。
徐州内部的发展情况,李怡菲看不懂,也没有想着去看懂。
李怡菲只知道是公司把武器卖给了魏王,不然公司的火炮为什么会出现在李婉荺的手中。
李怡菲大怒地召来公司的代表,质问他们居然敢把火炮卖给魏王,这岂不是通敌行为?
然而公司的代表不卑不亢,一点都没有害怕她的意思。
【几位公司代表垂手而立,为首的中年人从容应答:“陛下明鉴,您口说无凭,可拿得出半点实证?指认我们通敌,总得有账册凭证或是往来书信吧?”】
【“放肆!”你抓起案上玉镇纸就要砸过去,终是强压怒火摔回案头,“魏王那草包能造出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